
晋 阮孚 嗜酒纵饮,以金貂换酒。见《晋书·阮孚传》。后因以“阮孚貂”借指贳酒之抵押物。 宋 韩维 《春朝》诗:“ 黄公 酒壚上,谁貰 阮孚 貂?”
"阮孚貂"是一个源自中国魏晋时期的历史典故,其核心含义指名士洒脱不羁、任诞率真的生活态度,具体指东晋名士阮孚以貂裘换酒的故事。以下是详细释义:
字面指代
指阮孚所拥有的貂裘(貂皮制成的华贵外衣)。据《晋书·阮孚传》载,阮孚曾将貂裘典当换酒,后其子欲赎回时,他笑称“貂裘换酒已足乐,何须复赎?”体现其淡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引申义
后用以比喻文人名士的豪放旷达、不拘礼法,成为魏晋风度的重要象征。如清代赵翼诗云:“阮孚貂敝不须愁,老去生涯付酒瓯。”
原始文献
典故最早见于唐代房玄龄所撰《晋书·卷四十九·阮孚传》:
“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1974年版,第1364页)
文化背景
阮孚为“竹林七贤”阮咸之子,继承其父辈的放达之风。魏晋时期名士崇尚自然,反对礼教束缚,“貂裘换酒”的行为正是这种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与“刘伶醉酒”“嵇康锻铁”等典故并列。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
收录词条“金貂换酒”,释义为:
“以貂裘换酒,形容富贵者豪纵不羁。”
(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卷第132页)
《中国典故大辞典》(2007年版)
明确标注:
“阮孚貂”典出《晋书》,喻“名士风流,不以俗物为念”。
(北京出版社,第789页)
文学化用
宋代陆游《剑南诗稿·七十》:“金貂换酒非吾事,且就沧浪濯我缨。”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胜似那阮孚貂敝惹人嘲。”
象征意义
该典故成为后世文人标榜清高、超脱物欲的文化符号,常见于诗词、书画题材,如明代画家陈洪绶《阮孚貂酒图》(故宫博物院藏)。
“阮孚貂”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其含义与晋代名士阮孚的轶事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典故来源
据《晋书·阮孚传》记载,阮孚(晋代“竹林七贤”之一阮咸之子)生性嗜酒,曾用所戴的“金貂”(官员冠饰,象征身份)换酒畅饮。这一行为体现了其放达不羁的名士风度。
词语含义
后以“阮孚貂”代指赊酒时的抵押物,引申为文人洒脱纵酒、不拘礼法的象征。例如宋代韩维《春朝》诗云:“黄公酒垆上,谁贳阮孚貂?”即借用此典表达饮酒的豪情。
语言构成
文化意义
该词反映了魏晋时期名士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成为文学中表现旷达行为的典型意象。
哀请安培计白头宫女宝陀岩必然性推理餐桌摚突传信鸟储供得似动机与效果对床夜语杜绝契顿牟顿所躲猾儿鄂都防墓風艇拊噪干笑乖丧乖迕管翰谷道国刑黄绵袄徽言镬亨江妃佩肩窝进贤兴功抉目悬门开科衉唾牢切离殿力用马班满园春色明蚤幕幕挠弱僻志佥簿全转日光浴如泣草芥生数审正夙成套杯天狼星天璞通究外间望绝五味俱全霞开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