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着的意思、大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着的解释

(1).官名。 三国 魏明帝 太和 中始设著作郎,掌修国史。 晋 代称著作郎为大著作郎, 宋 人称为大著。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独 晋 人谓著作郎为大著作,《职官志》亦然。今称著作郎曰大著,觕有据依。”

(2).对他人著作的尊称。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大著精妙无伦,佩伏佩伏。” 鲁迅 《书信集·致陈光尧》:“蒙惠书并眎大著,浩如河汉,拜服之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著”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释:

一、主要著作或重要成就

指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或成果。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重大著作”,常指学者或文人的核心研究成果。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及“学者必先立大著,而后能成一家之言”。

二、对他人的尊称

在传统书信用语中,“大著”用于敬称对方的作品,含褒扬之意。例如梁启超致友人书信中曾写道“拜读大著,受益匪浅”,体现对他人学术成果的尊重。

三、佛教典籍的特殊用法

在佛经翻译文献中,“大著”特指阐释佛教根本教义的重要典籍。唐代玄奘所译《大般若经》注疏有云“此经乃般若部之大著”,强调其教义的核心地位。该用法在现代《佛学大辞典》中仍有收录。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大着”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官职名称

  1. 历史沿革
    起源于三国时期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年),最初设“著作郎”一职,负责编修国史。晋代改称此职为“大著作郎”,而宋代简称为“大著”。这一官职在史书编纂中具有重要地位。

  2. 职能范围
    主要掌管国家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编撰,属于文职官员体系中的核心职位之一。


二、对他人著作的尊称

  1. 用法与语境
    用作敬语,表示对他人作品的尊重或赞誉,类似于“大作”。例如鲁迅、苏曼殊等文人的书信中曾用此词表达对同行著作的钦佩。

  2. 反义词与对比
    反义词为“拙作”(谦称自己的作品)。现代语境中更常用“大作”,但“大着”仍保留在部分书面表达中。


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官职演变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宾退录》《三国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毁骨立安常守分躃跛避炎不定称财眈眈虎视登封草电荷耦合器件典肆地主之谊非次丰膏浮绛抚纳覆杅复制品革阓艰屯记怀锦壤谨行九劫鸠率抗高苦口婆心乐不极盘略传撂交灵飇綟绶镠橇礼正蛮不讲理眉史门者墨镜剽刦駊騀洽办青翼歧异睿化三茶六饭商股赏花红山娶煞台十分惺惺使九分愬苦孙思邈趟趭挑精体类庭谒望养文曜夏缦香堂祆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