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荼垒的意思、荼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荼垒的解释

神荼 、 郁垒 二神的并称。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海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东北有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神荼 与 鬱垒 二神居其门,主閲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 荼  垒 ,并悬苇索於门户以御凶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荼垒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荼垒”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tú lěi,专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位门神神荼 和郁垒(也写作“鬱垒”)。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荼垒”是神荼与郁垒的合称。二者为上古传说中能驱鬼避邪的神明,常被绘于门户或桃木上,用以镇守宅院、抵御凶邪。

  2. 历史背景
    据汉代蔡邕《独断》记载,神荼与郁垒居于东海度朔山的桃树下,负责监察百鬼,将作恶之鬼用苇索捆绑喂虎。后世在腊月除夕夜悬挂二人画像或名字于门上,形成贴门神的习俗。

  3. 文化延伸

    • 门神起源:荼垒被视为最早的门神形象,后演变为唐代秦琼、尉迟恭等人物。
    • 符号象征:桃木、苇索等元素与荼垒传说结合,成为古代驱邪文化的代表。

该词专用于神话语境,代指两位镇鬼之神,体现了古代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祈福避祸的民俗观念。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传说演变,可参考《风俗通义》《独断》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荼垒》的意思

《荼垒》是一个中文词汇,意为草丛丛生的土堆或土丘,也指草木丛生的野地或草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荼垒》由草部和隶部组成,草部唯一部首是“艹”,隶部部首为“阝”,总计笔画数为12划。

来源

《荼垒》最早的出处为《詩經·豳风·荼荼艾》:“荼荼孟兮,於戲孟兮,女陟降兮,冲之隘之。”其中,“荼荼”即为“荼垒”的古代写法。在这首诗中,荼荼艾指的是野草丛生的土地。

繁体

《荼垒》的繁体字为「荼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荼垒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持着「艹」和「阝」的组合形式。

例句

1. 这片荒地上长满了荼垒,看起来非常荒凉。

2. 我们经过一片草地,草丛中隐隐可见一座小小的荼垒。

组词

荼丘、荼苒、荼蓼、荼香、荼毒

近义词

荒野、荒地、草地、荒草地、荒原

反义词

绿洲、花园、田园、树林、林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