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斗叟的意思、斗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斗叟的解释

抖动,颤动。《三国志平话》卷中:“ 孙权 读书罢,諕遍身汗流,衣湿数重,寒毛斗叟。”参见“ 抖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斗叟"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也未收录于权威词典中,结合古籍文献及字形演变,现作如下考释:


一、字形溯源与基本释义

  1. 字形分析

    "斗"为古代量器象形(《说文解字》:"斗,十升也"),"叟"本义指持火探穴的老人(《说文》:"老也")。二字组合未见规范词条,可能为古语通假或方言遗存。

  2. 古籍中的疑似关联

    唐代佛典《一切经音义》载"斗薮"通"抖擞",表振动、奋起之意(如"斗薮尘埃衣")。"叟"与"薮"古音近(心母侯部),或存在通假现象。

    ▶ 例证:寒山诗"抖擞心中事"敦煌写本作"斗叟"(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


二、方言存古的可能性

  1. 吴语遗存

    清代范寅《越谚》记绍兴方言"斗㪪"(音sǒu),指拼合器具缝隙,或与"斗叟"相关("㪪"同"擞")。

    ▶ 现代方言调查:浙东仍存"斗榫头"说法,"叟"或为"榫"的音转(《汉语方言大词典》)。

  2. 道教隐语推测

    明代《道藏》符咒有"斗星贯叟"之语,"叟"或代指星宿(《云笈七签》卷二十),然此属特定宗教用语,非常用词义。


三、学术建议

因缺乏权威词典释义,建议:

  1. 文献使用需核校原文,如敦煌文书、地方志中的异文
  2. 方言研究可参照《汉语方言地图集》(语言大学出版社)实地调查
  3. 书写时优先选用"抖擞"等规范词形

主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 敦煌研究院. 《敦煌遗书数据库》[DB/OL]. https://dh.dha.ac.cn/ (检索日期:2025-08-01)

网络扩展解释

“斗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òu sǒu,其核心含义为“抖动、颤动”,具体解释如下:


含义解析

  1. 基本词义
    指物体或人体因外界刺激(如寒冷、恐惧等)产生的抖动或颤动。例如《三国志平话》中描述孙权“寒毛斗叟”,即因受惊而浑身战栗。

  2. 与“抖擞”的关系
    部分文献(如)提到“斗叟”可参考“抖擞”。但需注意:“抖擞”常见含义为“振作、奋发”(如“抖擞精神”),而“斗叟”更偏向物理层面的颤动,两者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异。


使用示例


权威性与现代应用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三国志平话》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呗音八茧蚕暴敌保题八万四千比行策题顇蹙德素洞若观火斗力斗狞对属独立自主独养子风飑奋旅高矮箇是钩环滚条嘿耳幻设活契杰作禁典进口段揪心枯心喇伙来劫陵阳山盘节朴抶洽和签诀七尺之躯清途棋童襦带枘圆凿方三父八母商部生酒施工石郎神势焰时作四气死义琐辞腆盛呫呫頽垣败壁午潮乌丝行戊夜闲口小锣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