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蝚蠕的意思、蝚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蝚蠕的解释

古国名。即 柔然 。《晋书·冯跋载记》:“ 蝚蠕 勇斛律 ,遣使求 跋 女伪 乐浪公主 。”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晋书五·冯跋载记》:“﹝ 蝚蠕 勇斛律 ,﹞ 蝚蠕 即 柔然 也,《魏书》作 蠕蠕 ,《宋(书)》《齐(书)》《梁书》皆作 芮芮 ,《周书》作 茹茹 ,《北史》《蠕蠕传》,而诸传閒有作 茹茹 者,盖译音无定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蝚蠕”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1. 基本释义

“蝚蠕”为名词,特指中国南北朝时期活跃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即后世文献中常见的“柔然”。《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将其定义为“古代北方部族名,亦作‘蠕蠕’‘茹茹’”,属于汉文古籍对异族名称的音译或转写。

2. 历史背景

该部族在公元4-6世纪建立政权,与北魏长期对峙。《魏书·蠕蠕传》记载:“蝚蠕者,匈奴之裔也”,表明其族群起源与匈奴有关。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蒙古高原及中亚地区,曾控制丝绸之路部分商道,对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产生过影响(《中国通史简编》,1958年)。

3. 文献例证

《资治通鉴·宋纪》载:“魏主伐蝚蠕,至漠南而还”,反映其与中原王朝的军事冲突。唐代杜佑《通典·边防典》则采用“蠕蠕”之称,并详述其社会组织形态,印证该族群在史籍中的多名称现象。

4. 文化影响

语言学研究中,“蝚蠕”被认为是阿尔泰语系族群的自称音译,部分学者通过比对突厥碑铭与汉文史料,提出该词原音接近“Apar”或“Avars”(《古代北方民族史丛考》,2002年)。这一名称演变体现了古代汉语对异族语言的转写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蝚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1.基本释义

2.历史背景

3.读音差异

4.相关辨析

“蝚蠕”是柔然政权的别称,属于历史专有名词,常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如需进一步研究,可参考《晋书》《魏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傲荡巴格达八殥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尺玉传蜡啜息灯丝殿负典藻刁刁断头路督压防盗陔兆供通孤鹤裹脚条子横祸画论黄车使者荒芜幻人回逆火星文江都鉴明椒除节变岁移究年据险枯率乐佚龄梦録兰落伽陆涂邈殊谋心墓田暖袖排球运动霹雳手僻穴起度群众团体驱邪唼咂首序送声调和鼎鼐提梁通南彻北腿勤丸封祥氛显千岁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