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殿阎王的意思、十殿阎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殿阎王的解释

中国 佛教所传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即 秦广王 、 初江王 、 宋帝王 、 伍官王 、 阎罗王 、 变成王 、 泰山王 、 平等王 、 都市王 、 五道转轮王 。诸王各居一殿,故称。此说始于 唐 末,后道教也沿用之。亦省称“ 十王 ”。 宋 无名氏 《鬼董》卷四:“望殿上十人环坐,仪卫尊严,曰:‘此十王也。’”《西游记》第三回:“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十殿阎王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掌管地狱审判体系的神祇群体,其概念融合了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十殿阎王是地府中分管不同地狱区域的十位冥界主宰,负责审判亡魂生前的善恶行为,并执行相应的奖惩或刑罚。该体系起源于印度佛教的阎罗王概念,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结合,逐渐演变为十殿分治的格局。


十殿阎王名单及职责

根据典籍和民间传说,十位阎王及其主要职能如下(不同文献名称略有差异,以常见版本为准):

  1. 秦广王(蒋子文):第一殿,掌管“孽镜台”,初步审判亡魂善恶。善者直接转世,恶者分发至各殿受刑。
  2. 楚江王(厉温):第二殿,主司寒冰地狱,惩治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
  3. 宋帝王(余懃):第三殿,执掌黑绳地狱,惩罚忤逆尊长、教唆兴讼之徒。
  4. 五官王(吕岱):第四殿,主管血池地狱,审判抗粮赖租、欺诈背信者。
  5. 阎罗王(包拯):第五殿,原居第一殿,因怜悯冤魂被贬至此。设“望乡台”,负责复核案件并执行诛心刑罚。
  6. 卞城王(毕元宾):第六殿,掌管枉死城及大叫唤地狱,惩戒不孝、怨天尤地者。
  7. 泰山王(董和):第七殿,主司肉酱地狱,惩罚离间他人、盗墓毁尸者。
  8. 都市王(黄中庸):第八殿,惩治不孝父母、虐待亲属者。
  9. 平等王(陆游):第九殿,审判杀人纵火、罪孽深重者,分发至阿鼻地狱。
  10. 转轮王(薛礼):第十殿,负责最终轮回转世,根据善恶裁定投胎身份。

文化渊源与特点

  1. 起源演变:
    • 印度佛教的阎罗王(Yama)传入中国后,与本土道教、儒家伦理融合,形成十殿分治体系。唐代伪经《地藏十王经》最早系统化这一概念。
  2. 职能分工:
    • 各殿阎王分阶段审判,体现“程序化”的阴司司法体系,如第一殿初筛、第十殿轮回,中间各殿依罪行施刑。
  3. 文化融合:
    • 吸纳历史人物(如包拯、陆游)为阎王原型,强化儒家忠孝伦理与因果报应观念,反映了民间对司法公正的诉求。

象征意义

十殿阎王体系通过严密的审判流程和酷刑惩戒,传递“善恶有报”的伦理观,成为古代社会道德教化的工具。其形象常见于文学(如《西游记》)、绘画及寺庙壁画中,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念。

如需更完整的职能细节或传说故事,可参考道教典籍《玉历宝钞》或佛教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十殿阎王》这个词的意思

《十殿阎王》是指佛教中地狱管理者的集合体,共有十位阎王,分别管理不同的地狱。他们负责判决和安排人们的生死轮回,根据个人的善恶行为来决定前世今生的报应。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十(十字旁组成):拆分为十(2画)+又(2画)

殿(殳上大),拆分为土(3画)+歹(4画)

阎(阝上沅),拆分为亠(2画)+开(4画)

王(玉字旁组成),拆分为一(1画)+玉(5画)+丶(1画)

来源

《十殿阎王》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以及佛教文化。在佛教中,地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十殿阎王则是地狱的管理者和裁判者。人们相信,每个人在死后会经过十殿阎王的审判,根据个人的善恶行为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赏罚。

繁体

《十殿閻王》(shí diàn yán wáng)

古时候汉字写法

十殿閻王

例句

他死后,被送到地狱见十殿阎王,受到严厉的审判。

组词

地狱、轮回、报应、生死、善恶、审判、管理者

近义词

地府、冥府、阎罗殿、鬼门关

反义词

天堂、乐土、极乐世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