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的意思、奥义的详细解释
奥义的解释
[profound argumentation] 内容深刻的道理
详细解释
精深的义理;深奥的含义。《<书>序》:“至于 夏 、 商 、 周 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誥》奥义,其归一揆。”《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古书奇辞奥义,人所不能晓者,一过目輒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翻书房》:“其深文奥义,无烦注释,自能明晰,以为一时之盛。” 鲁迅 《<华盖集续编>小引》:“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词语分解
- 奥的解释 奥 à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奥。奥妙。奥秘。奥旨。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奥。经堂入奥。 姓。 奥 ù 浊。 古同“燠”,暧。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义的解释 义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
专业解析
“奥义”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奥义”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奥”与“义”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向深奥、精微的道理或意义。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
一、 字源与本义
- 奥 (ào):本义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为祭祀设神主或尊长居坐之处,引申为“幽深、隐秘、精微” 之意。《说文解字》释:“奥,宛也。室之西南隅。” 其核心在于“深藏难明”。
- 义 (yì):本义指合宜的道理或行为,引申为“意义、道理、旨趣”。《说文解字》释:“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 后主要指“思想或学说的精要、道理”。
- 合义:“奥”修饰“义”,强调此“义”非浅显易明,而是深藏于内、需要深入探究才能领悟的深刻道理、精微要旨或核心秘密。
二、 词典释义与引申
综合权威词典,“奥义”主要包含以下层次:
- 深奥的义理: 指隐藏在表面现象或浅层文字背后的深刻道理、根本原理或核心思想。常用于哲学、宗教、经典著作等领域。
例: 钻研佛经的奥义。
- 精微的旨趣: 指艺术、技艺或学问中难以言传的精妙之处、核心秘诀或内在神韵。
例: 领悟剑道奥义;画中蕴含的奥义。
- 隐秘的含义: 指言辞、符号或行为中隐含的、不易被察觉的真实意图或深层含义。
三、 用法与语境
- 常见搭配: 探究奥义、揭示奥义、深得奥义、蕴含奥义、不传之奥义。
- 语体色彩: 书面语色彩较浓,常用于学术、文化、艺术、宗教等需要表达深刻内涵的语境。
- 哲学/宗教语境: 指宇宙、人生、经典的根本道理(如“佛法奥义”、“《道德经》奥义”)。
- 技艺/艺术语境: 指某项技能或艺术形式的最高境界或核心秘诀(如“茶道奥义”、“书法奥义”)。
四、 权威参考与例证
- 《汉语大词典》: 对“奥义”的释义为“深奥的义理”,并引用《后汉书》例证:“(丁鸿)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遂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决。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数年,拜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朝,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曰:‘…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书奏,旬日,征鸿行太尉事。时大司农张林奏言:‘…宜因交阯、益州上计吏往来,市珍宝,收采其利,武帝时所谓均输者也。’于是诏书通使,持黄金杂缯而往。鸿上疏谏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卫庄公之宠州吁,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伏见西苑复设秘戏,劳人自奉,春秋所讥。…’帝省奏叹息,因从林议,然犹以鸿为太常。”** 此处虽未直接出现“奥义”一词,但丁鸿所论及的深刻道理(如防微杜渐、教子之道)即属“奥义”范畴,体现了该词在古典文献中讨论深奥道理的语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将“奥义”释义为“深奥的义理”。
- 古典例证: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朱熹所阐释的《中庸》之“一理”及其精微展开,即儒家经典之“奥义”。
“奥义”指深藏于事物内部、需要深入探究才能理解的精微道理、核心要旨或隐秘意义,具有深刻的哲学、文化或技艺内涵,是汉语中表达高深学问或精妙境界的重要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奥义”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宗教与哲学层面
-
佛教与印度教经典
奥义最初为佛教和婆罗门教术语,指经典中深奥的核心教义。梵语原意为“近坐”,即弟子靠近导师聆听秘传教义,最早见于公元前10-5世纪的《奥义书》,这类典籍通过隐喻阐释宇宙本质与生命真谛。
-
汉语语境中的引申
在汉语古籍中,奥义指“精深的义理”,如《尚书序》提到《雅》《诰》的奥义,唐代白居易用“要旨”表达类似概念。
二、现代日常与流行文化
-
生活化表达
常用于形容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例如“领悟熬夜的奥义”指认识到熬夜与脱发的内在关联。
-
动漫与游戏术语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奥义被赋予“终极技能”的含义,如《街头霸王》的“波动拳”等招式名称。
三、词源解析
“奥”本义为房屋西南角(祭祀/尊位),引申为幽深、玄妙;“义”指合宜的道理,组合后强调深层次的核心道理。
该词既可指宗教经典的真髓,也能描述日常哲理或娱乐作品中的终极技能,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侧重。
别人正在浏览...
吧吧榜檠彪炳千古博采群议布丁馋相侈袤吃生活怆心除骚怛怖戴大帽子地芝娥陵氏鹅子风音风移俗易干缦鞲鹰归高豪门贵胄横堂屋横心鹤汀华美黄杜鹃葫萝卜货节奸谲俭省葭菼节选结子经説峻流两谢令旨满堂好马子煤田酩酊大醉陪小心清禁钟群口词染后日煖风恬宂沓上尊酒视端淑穆私逮诉愿太常雅乐擿植索涂透撞儿委服巫山象板协约国息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