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府之仓库。《宋史·任伯雨传》:“﹝ 伯雨 ﹞调 施州 清江 主簿。郡守檄使涖公库,笑曰:‘里名 胜母 , 曾子 不入,此职何为至我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求 盱江 僚属之荐举则有书,求 盱江 公库之文籍则有目。”
(2).国6*民6*党统治时期经管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机关。根据1928年国6*民6*党*********的规定,用款机关得以部分收入抵拨支出。其后,于1939年公布“公库法”。在中央政府设国库,地方政府分别设省库、市库和县库。规定国家全部岁入岁出都由公库统一收支,一律停止以收抵支;国库事务由中央银行代理;地方各级公库事务由该上级政府公库主管机关核准的银行代理;在未设银行的地方,指定邮政机关代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公库汉语 快速查询。
“公库”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指官府管理的物资存储场所,主要用于存放税收、贡品等公共财物。
特指1939年国民党政府推行的财政管理制度:
现代语境中,“公库”一词已较少使用,部分文献可能代指公共资金池或特定制度下的财政体系。与“私库”(私人仓库)的核心区别在于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
《公库》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公(八画)和库(8画)。它的含义是“公共的书库”。公库是指收藏、保存并供公众阅览的图书馆。
公库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基于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需要,政府或者贵族家族会设立公共的图书馆,供人们阅读学习。这些图书馆通常由政府或贵族拥有并负责经营管理。
公库的繁体写法为「公庫」,它在中文繁体字书写中保留了最初的形态。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态与现代有所不同。公库的古代汉字写法为「公庫」,它的特点是更加笔画繁多,书写方式也有所不同。
1. 我喜欢在公库里阅读各种书籍。
2. 公库是社区居民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公共、公众、图书馆、知识、学习
图书馆、图书室、图书阅览室
私人藏书室、个人书房、私塾
被迫长搀搀襜帷车府赤菟貙刘雌堂翠羽明珰戴鸡佩豚點景都吏独具慧眼饭唅繙书烦悁富丽堂皇干倔耗射霍然而愈扈业饯赠搅棒夹助家祖谨酒頯然料选零败令音理准论救峍崒偻罗没寿密祷牧犬喃喃喏喏前舱侨寓秦中秋还榷矾认赃砂壳子擅柄善摄声荣伸剖税款舒扬死而无悔天思天有不测风云趧鞻穨垣尪懦蔚跂响振销魂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