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后汉书·马融传》:“﹝ 融 ﹞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以“设帐”指设馆授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近有个士人,自 大都 挈家寓此,也是个*********,设帐民间,极有学问。府君若要觅西宾,只有此人可以充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盖都中设帐者多以月计,月终束金完,任其留止。”
(2).设立帐册。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三:“ 周諫议 湛 为盐铁判官,三司文帐烦冗,吏胥蔽欺,若不可究者。为之立勘同法,岁减天下设帐七千道。”
“设帐”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设馆授徒
指开设学堂、招收学生进行教学。这一含义源自《后汉书·马融传》记载的典故:东汉学者马融在高堂悬挂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需按次序传递知识,因此“设帐”成为授徒的代称。
例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劝设帐授徒”,即建议开设学堂教书。
设立帐册
古代也指建立账目记录,如宋代范镇《东斋记事》提到“设帐”用于管理财务。
会计术语:指设置账户,归类经济业务(如企业记账时“设帐”管理收支)。
“设帐”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设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安排或筹划(一项计划或行动)。通常用于指安排会议、活动或行程等,也可以用于指定某个场所或设备的使用。
设帐的拆分部首是⼀和巾,总计8个笔画。
设帐的来源是由“设”和“帐”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设”是指安排、筹划的意思,而“帐”则是指帐篷或蓬子,象征着活动或行程的场所。
设帐的繁体字为「設帳」。
在古代,设帐通常以更简洁的字形写作「設帳」或「設幘」。其中,“幘”是指蓬子的意思。
1. 我们需要设帐一个会议,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
2. 负责设帐活动的工作人员已经通知了所有参与者。
设想、设立、设备、设施。
安排、筹划、安置。
取消、撤销、废除。
按惩百尺杵百凤白山黑水白玉钩北海市不封衬托彻身崇奉出类拔萃寸草衔结大地春回吊名端懿风云副标题岗警耕藉庋县顾三不顾四河出图呵嚷烘的红头巡捕黄埔军校呼服夹细夹衣金凿唧啧军妻空蒙敛抑聆受溜转立限龙腾虎跃闷闷不乐木饧滂浡乾罢佥壬钳桎青莹勤旧区里桑间濮上山酒折澄深湛琐眇逃突腾焰飞芒同舟共济汪洸逶逦遐迈限禁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