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qual;same]∶同等
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科也。——《论语》朱熹注
(2) [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科举时代称同届考试中的人
同科状元
(1).犹同等。《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为力,力役之事,亦有上中下,设三科焉,故曰不同科。” 朱熹 集注:“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魏书·食货志》:“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李玫 《纂异记》:“帝曰:‘ 孔 圣人也,朕知久矣。 孟 是何人?得与 孔 同科而语。’”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至于社会上之待遇,则不特不能与 日本 兵士同科,且适成反比例。”
(2).同一种类。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四:“鶻缘暖足怜不喫,鷂为同科曾共游。”
(3).同罚;同等判处。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孤子三危是摈,四罪同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今因其捕而敢拒之,是无畏之心矣,虽欲不与强同科,得乎?”
(4).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同官同齿復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初, 湻燿 避兵 石冈 ,有同科孝廉 丹阳 葛麟 ,与二力士至。”
(5).指同榜考中者。《儒林外史》第二回回目:“ 王孝廉 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 暮年登上第。”
“同科”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同等、同一等级
指事物或人处于相同等级或标准。例如《论语·八佾》中“为力不同科”,朱熹注“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科也”,强调能力差异导致等级不同。
同一种类
表示事物属于同一类别。如唐代元稹《有鸟》诗中的“鷂为同科曾共游”,描述鸟类同属一类。
同罚或同等判处
指对罪行采取相同的处罚标准。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提到“四罪同科”,即四类罪行被同等量刑。
科举制度相关
“同科”的核心含义围绕“同等性”展开,既可用于抽象概念(如等级、种类),也可特指古代科举制度。需注意语境区分具体指向。
同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同和科。
同字的部首是口,总笔画数为6。
科字的部首是禾,总笔画数为9。
同科的来源比较明确,同科在古代指同属于一个学科、同一个门类的事物。在现代语境中,同科经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学科相关联或类似。
同科的繁体字为「同科」,字形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同科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用「同科」这两个字来表示。
1. 这两个学科在同科中共享了许多相同的知识和方法。
2. 这两个人所学的东西相似,可以说是同科中的佼佼者。
同科可以组成其他相关词语,如同科生、同科研究、同科评审等。
与同科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同分异类、相同学科、同类性质、类同对象等。
与同科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异科、不同学科、异类性质、不同对象等。
标秀擘肌分理禅刹逞材乘肥摛掞重席喘蝡悼亡杜陵老恶惮二乾富奸符帖橄榄绿高牙共振器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还年却老河壖花裀回滩混然一体渐仁摩义家务几簟解兵释甲借端界石技术镌铭举国若狂垦民列卿历法令材硫化隆干骂詈门正面软片玉铺盖清贤权欲熏心散溃髾髮髫童缇幕蹄羌同根词颓散讬大挽歌文令诬诋午牌无其伦比小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