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士的意思、全士的详细解释
全士的解释
德才齐备的人。 唐 元结 《订司乐氏》:“天下谁为全士,能爱夫全声也?”
词语分解
- 全的解释 全 á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 整个,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 都:代表全来了。 使不受损伤:保全。 姓。 齐都 笔画数:; 部首:入; 笔顺编
- 士的解释 士 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
网络扩展解释
“全士”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含义:指德才兼备的人,强调品德与才能的完整性。
- 拼音:quán shì;注音:ㄑㄨㄢˊ ㄕˋ。
2.出处与用法
- 最早见于唐代元结的《订司乐氏》:“天下谁为全士,能爱夫全声也?”(意为“天下谁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并珍视完整的美声?”)。
- 后世诗文中也偶有使用,如明代吴伯宗诗句:“白发已能全士节,红尘不肯浣儒衫”。
3.结构与词义分析
- 全:表示“完备、完整”,如“齐全”“保全”。
- 士:古代指有才能或品德的人,如“志士”“学士”。
- 二字组合后,强调“品德与才能兼具”的完人特质。
4.文学例证
- 唐代贯休《闻友人驾前及第》:“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通过对比乱世与“全士”的稀缺性,凸显该词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5.现代使用
- 当代语境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赏析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搜索结果1、4、5)。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全士
全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其中“全”和“士”分别是这个词的两个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1. 全的部首为“人”。笔画数为6。
2. 士的部首为“士”。笔画数为3。
来源
全士这个词组并没有固定的来源,它是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具体意义需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繁体
全士的繁体为「全」和「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全士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似,没有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是个全士,无私地帮助了很多人。
2. 这个全士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组词
全士常常搭配其他词组成新的词语,比如:
1. 全心全士
2. 全士贡献
3. 全士精神
近义词
全士的近义词包括:
1. 志士
2. 义士
3. 仁士
反义词
全士的反义词包括:
1. 小人
2. 敌士
3. 坏人
注意:以上回答只是针对题目要求的回答,具体解释和用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