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交儆的意思、交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交儆的解释

儆戒;交相儆戒。《国语·楚语上》:“左史 倚相 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一》:“彼乃君臣交儆之词,此则专责臣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交儆(jiāo jǐng)是一个文言复合词,由“交”(互相)和“儆”(警戒)构成,表示相互告诫、彼此警醒之意。其核心内涵强调通过双向的劝诫与警示,共同促进德行修养或避免过失。

一、释义与用法

  1. 基本含义

    “交儆”指双方或多方互相进行告诫、警示,体现一种责任共担的监督关系。例如《尚书·商书·说命》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交儆 嗣王,罔不在厥初。” 此处指臣子对君主的持续规谏与君主的自我警醒相结合。

  2. 词义延伸

    • 儆戒联动:“儆”本义为警戒、戒备,如《说文解字》释“儆”为“戒也”。“交儆”延伸为通过互动强化警示效果,类似现代“相互督促”。
    • 同源词关联:与“儆戒”“交戒”意义相通,均强调预防性劝诫(如《汉语大词典》收录“交儆”为“相互戒惧”之义)。

二、文献例证

  1. 经典典籍

    《尚书》中的用例奠定了该词的权威性。商朝名臣傅说以“交儆”谏言君主,要求其初即位时即接受臣民监督,彰显早期政治伦理中的双向责任观。

  2. 后世沿用

    明清文献中偶见用于描述人际或君臣间的道德约束,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强调:“君臣交儆 ,而国之不亡者,未之有也。” 体现互警机制对政权稳定的作用。

三、现代价值

“交儆”虽属古语,但其“相互监督、共防失误”的理念仍具现实意义,适用于团队管理、教育伦理等领域,强调协作中的责任共担与风险共防。


参考来源:

  1. 《尚书·说命》典籍原文(例证)
  2. 《汉语大词典》(释义与词义分析)
  3. 王夫之《读通鉴论》(历史语境延伸)

网络扩展解释

“交儆”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由“交”(相互)和“儆”(警戒)组合而成,意为相互儆戒、彼此提醒。核心内涵是通过双向的警示机制预防过失,常见于描述君臣、同僚或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关系,如《国语》记载的“君臣交儆”。

二、历史典籍中的用例

  1. 《国语·楚语上》
    左史倚相云:“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 此处的“交儆”特指通过历史典故对年长者的劝诫。
  2. 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提到“君臣交儆之词”,说明该词在史书编纂中用于强调双向责任。

三、用法特点

四、近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史研究或特定书面表达,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其精神可类比现代管理学的“相互监督机制”或“双向反馈制度”。


注:如需查看更多典籍用例或语义演变,可参考沪江词典和查字典的完整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韽韽靶场罢断本委编类徧照璧采鄙心不作声菜玉沧州惨可可长消超类绝伦村媪丹鸡白犬打张风铁公曹涸旱黑框横断幻灯片荒荒黄瘦虎步龙行脚力嗟嗟钧平溘至孔多廉可寄财楼雉鲁壁渌池闵默逆节凝竭瞥列牵比抢生意遣累倾依人次戎级上衮剡溪神事师贞倏闪讼寃苏小妹他妈坦缓桃花源记甜物听天任命五粱禾武帷湘女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