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仕籍的意思、仕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仕籍的解释

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 舜钦 年将四十矣,齿摇髮苍,纔为大理评事,廩禄所入,不足充衣食。性復不能与凶邪之人相就,近今得脱去仕籍,非不幸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廷荐》:“但得故人通仕籍,不辞千里走风尘。”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之二:“早登仕籍早归田,正值重熙极乐天;才短愧无经世用,时清惟有作诗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仕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文献色彩的复合词,由“仕”与“籍”二字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记载官吏名位的簿册”,其核心含义包含三重维度:

一、词源本义 “仕”指官职或任职行为,《说文解字》释为“学也,从人从士”,引申为官宦身份;“籍”在甲骨文中象竹简编册之形,《周礼》郑玄注称“籍谓版籍也”,特指官方登记簿。二者组合形成专指官员名录的术语,最早见于《宋史·选举志》:“凡入仕者,皆登仕籍”。

二、制度内涵 该词在历代职官体系中承载着重要功能:

  1. 身份认证:作为朝廷核定官员俸禄、品阶的法定凭证(《明会典·吏部》)
  2. 考绩依据:记载官员任职履历与政绩考核结果(《清史稿·职官志》)
  3. 任免存档:收录官员除授、转迁、致仕等完整仕途轨迹

三、文献用例

  1. 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载:“绍兴间,重修仕籍,凡伪命官皆削不录”
  2.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部》云:“新选官员,当以仕籍呈验”

该词现已退出当代行政用语体系,主要作为历史研究术语使用于职官制度研究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阅中华书局《历代职官表》及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仕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正式场合,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仕籍”指旧时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即记录官员任职信息的官方档案。该词由“仕”(担任官职)和“籍”(记录、名册)组合而成,强调对官员履历的系统性记录。

详细解释

  1. 词义核心
    特指官员的任职记录,包括职位、任期、功过等信息。例如明代朱元璋曾下令将蒲氏族人“不得登仕籍”,即禁止其家族成员进入官员名册。

  2. 历史背景
    古代官员的仕籍不仅是身份凭证,也与其社会地位和家族荣誉紧密相关。如宋代苏舜钦在书信中提到“脱去仕籍”即辞官,反映了仕籍对个人仕途的约束作用。

使用场景

例句参考

  1. 朱元璋下令蒲氏族人“不得登仕籍”。
  2. 清代赵翼诗句“早登仕籍早归田”,体现仕籍与官员生涯的关联。

补充说明

仕籍的记载形式因朝代而异,但核心功能均为维护官僚体系的规范性。需注意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仅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制度,可参考《中国历代官制》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艾符边帅长寿面存活打广道定倒许吊古恶歹子耳房负雀稿殡高亮诟疾官阀官帽国仇家恨好整以暇和厉和媚横竹涣诏挥绰回溯江稻僭御交战团体龛镫雷桐两脚羊眉宇目不忍睹木芙蓉女权跑海平伙器甲轻少青霄白日青鵻七丝桡曲冗积商李舍本从末省署石蒲时廱死灰私情密语私着特刊屯亨忘其乌骊马忤色先动县度香槽小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