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神社的意思、神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神社的解释

[sacrificial place] 祭神之处

详细解释

(1).古代祭祀社神的场所。《墨子·明鬼下》:“昔者 齐庄君 之臣有所谓 王里国 、 中里徼 者。此二子者讼三年而狱不断。 齐君 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乃使之人共一羊,盟 齐 之神社。”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子路 与 子贡 过 郑 之神社,社树有鸟, 子路 搏鸟,社神牵挛 子路 。 子贡 説之,乃止。”

(2). 日本 神道教祭神的场所。或称神宫。原为各村落共行农事仪礼处,后逐步发展为兴建舍宇、神殿,按时祭神。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在松原中,离大学后门不远处,有一座大神社,叫 箱崎神社 ,供的是 日本 人的守护神 八旛大明 神。那种神社在 日本 国内随处都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神社(shén shè)是汉语中的传统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供奉神灵、祖先或历史人物的祭祀场所。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文化研究,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神灵祭祀场所

    指古代中国祭祀天地、自然神祇或祖先的固定场所,如社稷坛、宗庙等。《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祭祀神灵的处所”。

    例:《史记·封禅书》载“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祭祀处即属神社范畴。

  2. 日本神道教设施

    现代汉语中常特指日本神道教(Shinto)的宗教建筑,用于祭祀神道教神明(kami),如明治神宫、伊势神宫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此义项为常见用法。


二、文化内涵延伸

  1. 社会功能

    神社在东亚文化中兼具宗教仪式、社群凝聚与文化传承功能。中国周代的“社”是土地神祭坛,也是民间集会场所;日本神社则延续了祭祀、婚礼、节庆等民俗活动。

  2. 建筑特征

    典型神社包含鸟居(牌坊)、本殿(神龛)、手水舍(净手池)等结构,与中国传统坛庙建筑有文化渊源差异。中国社庙多采用对称布局,日本神社则注重与自然融合。


三、古今词义演变


四、当代使用场景

  1. 宗教文化研究:如日本神道教研究常涉及神社制度。
  2. 旅游与民俗:日本神社成为文化旅游符号(如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
  3. 历史争议:特定神社(如靖国神社)因政治属性引发国际讨论,需注意语境敏感性。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王金林. 《日本神道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4. 楼庆西. 《东亚传统建筑》. 三联书店, 2009.
  5. 沈国威.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中华书局, 2010.
  6. 赵德宇. 《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灵的场所,主要分为中日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解释:

  1. 中文原义
    在汉语中,“神社”一词最早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如“社稷”中的“社”即土地神),后来泛指祭神之处。该词源于古代汉语,后传入日本并被沿用。

  2. 日本神道教建筑
    在日本文化中,神社是神道教祭祀神灵的核心场所,具有以下特点:

  1. 中日文化关联
    日语中的“神社”直接借用了汉语词汇,但内涵演变为专指神道教场所,体现了中日古代文化交融的特点。

更多关于日本神社的分类(如别宫、摄社等)及具体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鼇掷鲸吞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白截肪不食周粟宸听代培堆头儿女姻亲妨蔽飞人分减赙送浮语苟悦归过贵敬和栗后半天皇灵皇休简诞笺谱醮词济济洋洋憬悟景曜进突机制巨功空手道夸嘴瞭如观火里长龙衮律僧门父盟长迷中尿道偏傍普告钱黥浅鲜青苹风蛇蟊铄亮松茑唐虞韬旒陶世天文望远镜条牒铁骑投鼠之忌徒涉瓦窑吴好山瞎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