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骑的意思、铁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骑的解释

[armored horses;crack cavalry] [古]∶披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如刀剑铁骑。——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详细解释

(1).披挂铁甲的战马。 唐 戎昱 《从军行》:“半酣秋风起,铁骑门前嘶。”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觴。” 陈毅 《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2).借指精锐的骑兵。《后汉书·公孙瓒传》:“且厉五千铁骑於北隰之中,起火为应。” 元 迺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骑”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披甲战马

    指古代战争中装备金属护甲的战马,其冲锋时马蹄声如铁器撞击般铿锵有力,故称“铁骑”。此义强调战马的防护性与冲击力,如《后汉书》载“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

  2. 精锐骑兵部队

    引申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骑兵军团。如唐代杜甫《兵车行》中“铁骑横行铁岭头”,象征强悍的军事力量。此类部队常具机动性强、战斗力突出的特点,在冷兵器时代为战场决胜关键。


二、字源与演变


三、现代引申义

  1. 机械化部队代称

    现代语境中可比喻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装,如“钢铁洪流”之意象,体现力量与速度的融合。

  2. 文学修辞意象

    常见于诗词歌赋,渲染雄壮气势(如辛弃疾“金戈铁马”)或暗喻侵略势力(如“胡骑铁蹄”)。


四、文化意象例证

权威参考: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相关条目,历史用例详见《二十四史》军事志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铁骑”是古代军事术语,指披挂铁甲的战马及其组成的精锐骑兵部队,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铁骑指古代战争中装备铁甲的战马,后引申为精锐骑兵的代称。这类骑兵因防护力强、冲击力大,属于重型兵种,又称“重骑兵”。

  2. 历史与文学引用

    •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描绘了骑兵冲锋的震撼场景。
    • 《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说明汉代已将其用于实战。
  3. 读音与用法
    正确读音为tiě qí(非“jì”),属书面语,现代多用于形容军队的威猛或历史题材描述。

  4. 近义词与扩展
    近义词包括“铁马”“重骑”,反义词如“轻骑”。其形象常与“刀剑”“烽火”等意象结合,突出战争氛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役中的铁骑应用,可参考《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背戾不以为耻不知所终唱酬赤旂楚乡达尔文学说丹顶倒映大洽敌寮方正睾牢箇人故技重演滚雷嗃嗃横眼澒地桓文欢呀画檐蠒卜交蚀洁郎仅事积邪俊豪陖翟开面岢峩两墯连滞炉箅子鲁莽灭裂罗儒蒙哄内八府宰相棚摊平除贫辛跄跭侨住卿曹青女月崎嶔历落融洽无间柔伏山垄束首丝抹讼駮条举偷合苟容媮容讬翰图全圩田仙人枣小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