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甥妷 ”。外甥和侄輩。 唐 李商隱 《驕兒詩》:“青春妍和月,朋戲渾甥姪。” 宋 黃庭堅 《臨河道中》詩:“據鞍夢歸在親側,弟妹婦女笑兩廂。甥妷跳梁暮堂下,唯我小女始扶床。” 宋 王谠 《唐語林·德行》:“ 裴尚書 武 ,奉寡嫂,撫甥姪,為中表所稱。”
“甥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親屬關系中的外甥和侄輩。以下是詳細解釋:
“甥侄”是“外甥”和“侄子”的合稱,分别對應兩種親屬關系:
現代社會中,部分人可能混淆“侄”與“甥”的界限。根據傳統:
需注意“甥侄”是并列關系的合稱,而非單一身份。例如,不可将姐妹的女兒(外甥女)稱為“侄女”,而應單獨使用“甥”或“侄”區分親屬分支。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唐語林·德行》等典籍。
《甥侄》是一個用于稱呼姑父、叔父的兒子的詞語,表示姑甥或叔甥關系。它表示姑父、叔父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的兒子的稱呼。這個詞也用于表示對同一代的表兄弟的稱呼。
《甥侄》這個詞的兩個部首分别是“生”和“示”,由5筆書寫。部首“生”表示人類,部首“示”表示禮儀,表示人類行為規範中的親屬關系。
《甥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裡,是用來表示姑甥或叔甥關系的稱呼。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現代漢語詞彙中的一部分。
《甥侄》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甥侄」,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甥侄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其中一種寫法是「甥子」,表示姑父和叔父的兒子。
1. 我的甥侄長大後想當醫生。
2. 姑姑對她的甥侄特别寵愛。
3. 甥侄之間的關系需要互相尊重和關心。
甥侄關系、甥侄舅氏、甥侄姐妹、甥侄輩等
表兄弟、親戚、親屬
外甥、外甥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