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如洪钟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声音洪亮浑厚,如同大钟鸣响。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字面义:
“声”指声音,“洪钟”指古代大型铜钟(如佛寺梵钟),敲击时声响深沉悠远。成语比喻人说话或笑声的响亮度、穿透力极强,带有共鸣感。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65页。
引申义:
多用于形容中气充沛、精神矍铄者(尤其长者)的嗓音特质,隐含对健康状态的赞美。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987页。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学对人物声音的描摹。例如苏轼《石钟山记》中“枹止响腾,馀韵徐歇”虽非直接引用,但以钟声喻响的修辞手法已奠定基础。明清小说(如《三国演义》描写张飞)进一步固化其形容人物声线的用法。
来源:汉典网「声如洪钟」词条(www.zdic.net/hans/声如洪钟)
古典文学: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老者)声如洪钟,应答如流。”
来源:冯梦龙《醒世恒言》明刻本卷二十一。
现代语境:
老舍《四世同堂》中描写钱默吟:“虽年过七十,发言时仍声如洪钟,震得窗纸微动。”
来源: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声若洪钟、响遏行云、震耳欲聋(程度更强)
细声细气、低声下气、声若蚊蝇
来源:《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682页。
“声如洪钟”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浑厚有力,如同大钟敲响般震撼人心。以下是详细解释:
“声如洪钟”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刻画了声音的宏大与力量感,既可用于文学描写,也是口语中赞美他人嗓音的常用表达。其文化内涵和语音特性使其成为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之一。
百八真珠白头不终傍观者清庇护不识东家彩云常寂光土春瓮鉏铻代数丹脂都肄访接放学冯歡铗腐肠贼钩索盥浣鹳井浩学河桥虹栈后丞黄巢患气昒霍灰炉贾傅检测兼功监印截发銼藳解环缉访魁堆溃烂凉节立君李商隐礼爲情貌弄毫墨屏慑期度戚旧睿緖舍道用权社会公德设色识面税款疏罔厮挺填红同济大学土茯苓响卜乡约长枭示晓析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