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浣的意思、盥浣的详细解释
盥浣的解释
亦作“ 盥澣 ”。洗涤。《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盥浣尘秽,服饰鲜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善和坊 旧御井,故老云非可饮之水,地卑水柔,宜用盥澣。”
词语分解
- 盥的解释 盥 à 浇水洗手,泛指洗:盥洗。盥漱。 洗手器皿:“承姑奉盥”。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 浣的解释 浣 à 洗:浣衣。浣纱。浣雪。浣濯。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盥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àn huàn,由“盥”和“浣”两字组成,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整体词义:指洗涤行为,特指洗手、洗脸或清洗衣物等清洁活动。例如:“她每天清晨都会仔细盥浣,保持衣物整洁。”
- 字义拆分:
- 盥(guàn):本义为洗手、洗脸,如“盥洗”。
- 浣(huàn):意为洗涤衣物,如“浣衣”;唐代还指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的周期,后引申为“上浣、中浣、下浣”(即上旬、中旬、下旬)。
2.历史文献引用
- 《后汉书·列女传》提到“盥浣尘秽,服饰鲜洁”,强调通过洗涤保持洁净。
-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宜用盥澣”,进一步印证其洗涤含义。
3.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个人卫生或衣物清洁,属于书面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4.常见混淆
- 读音注意:“浣”不读“wán”或“wǎn”,正确读音为“huàn”。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唐国史补》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盥浣》的意思
《盥浣》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指的是洗涤身体、净化清洁的意思。
《盥浣》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盥浣》的部首是“皿”,总共有10个笔画。
《盥浣》的来源
《盥浣》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盥洗》中,后来成为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它源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洗涤身体的行为。
《盥浣》的繁体
《盥浣》的繁体字为「澡濯」。
古时候《盥浣》的汉字写法
古代写作《盥浣》的方式有「鬲韓」、「盥罕」等多种形式。
《盥浣》的例句
1. 他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盥浣一番。
2. 为了祈求吉祥,人们常会在特定的仪式中进行盥浣。
《盥浣》的组词
1. 盥浣室:洗浴或沐浴的房间。
2. 盥洗:洗涤身体。
3. 盥漱:用水漱口、洗脸等。
《盥浣》的近义词
1. 沐浴:洗涤身体。
2. 澡堂:公共洗浴场所。
《盥浣》的反义词
1. 污染:不洁净、被污染。
2. 肮脏:不干净、有污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