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鹳井的意思、鹳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鹳井的解释

群鹳旋飞之形。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鸛, 江 淮 谓群鸛旋飞为鸛井。鹤亦好旋飞,必有风雨。” 清 曹寅 《满江红·乌喇江看雨》词:“鸛井盘空,遮不住,断崖千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鹳井”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guàn jǐng
含义:指群鹳(一种大型水鸟)在空中盘旋飞行的形态。江淮地区方言中常用此词描述鹳鸟成群旋飞的景象,古人认为这种盘旋行为与天气变化相关,如风雨将至。

二、出处与文献引用

  1.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记载:“鸛,江淮谓群鸛旋飞为鸛井。鹤亦好旋飞,必有风雨。”说明该词源于古代江淮地区的自然观察,并与气象现象关联。
  2. 清代曹寅《满江红·乌喇江看雨》词中写道:“鸛井盘空,遮不住,断崖千尺。”此处以“鹳井”形容鸟群盘旋的壮观场景。

三、文化背景
古人认为鹳、鹤等鸟类盘旋飞翔是风雨将至的征兆,因此“鹳井”不仅描述鸟群形态,也隐含自然变化的预示功能。

四、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鹳井”是一个融合自然现象与民俗文化的词汇,兼具形象描述与气象预示的双重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鹳井》的意思

《鹳井》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高举柄的器具像鹳鸟觅食一样长时间地低盘于井口。”引申为比喻一个人长时间地盯着某个地方,专心致志地工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鹳井》的拆分部首为“鹿”和“井”,其中鹿的部首为“鸟”,井的部首为“艹”。鹿的笔画数为六画,井的笔画数为四画。

来源

《鹳井》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发表于公元420年左右。成语的故事源于南朝刘裕的弟弟刘义恭。当时,刘义恭在井边打水,疲劳的鸟儿误以为他是树梢,飞到井口上歇。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专心致志地工作。

繁体

《鹳井》的繁体字为「鸛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鹿的形状与现代写法相似,井的形状则稍有不同。

例句

他喜欢鹳井,几乎从早到晚都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组词

鹳影、井然、鹳狸、井然有序、鹳狸猿、井底之蛙

近义词

井底之蛙、鸵鸟埋头、入木三分、心无旁骛

反义词

一事无成、三心二意、手忙脚乱、东张西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