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桥的意思、河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桥的解释

(1).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大庆关 与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镇 之间 黄河 上。 战国 秦昭襄王 建。 黄河 上建桥始于此。 唐 通称 蒲津桥 。《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桥 。” 张守节 正义:“此桥在 同州 临晋县 东,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桥 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昭襄王 始作 河桥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贵德县 南 黄河 上。《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桥 ,欲度兵击 迷唐 。”后 吐谷浑 、 吐蕃 皆建桥于此。

(3).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南、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晋 泰始 中 杜预 以 孟津 渡险,始建浮桥于 富平津 ,世称 河桥 。 唐 通称 河阳桥 。《晋书·杜预传》:“ 预 又以 孟津 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 河桥 于 富平津 。”《周书·晋荡公护传》:“从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农 ,破 沙苑 、战 河桥 ,并有功。”

(4).桥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苏武别赞》:“河桥两岸,临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远》诗之一:“河桥酒斾风软,候舘梅花雪娇。”《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路出山塘景渐佳,河桥杨柳暗藏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桥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础释义

河桥(hé qiáo)指横跨河流的桥梁。

出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架在河流上的桥”,强调其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

《汉语大词典》进一步说明其可特指历史上著名的桥梁,如古代黄河上的浮桥 。


二、历史渊源与典例

  1. 古代军事要道

    黄河浮桥是历史上重要的“河桥”,如春秋时期秦国在黄河架设的蒲津桥。《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公子鍼“造舟于河”,杜预注:“造舟为梁,即今浮桥。”

    西晋名将杜预在富平津(今河南孟津)修建的“河阳桥”,为南北通行要冲,《晋书·杜预传》称其“以舟为梁,跨水为桥” 。

  2. 地理标志与战略节点

    南北朝时期,“河桥”专指洛阳附近的黄河浮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史·魏孝武帝纪》载高欢与宇文泰“战于河桥”,即此地 。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河桥”常象征离别或羁旅:


四、延伸考据

河桥之战:公元538年,西魏宇文泰与东魏高欢在河桥激战,成为南北朝军事史关键事件。《资治通鉴·梁纪十四》详载此役 。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4. 房玄龄 等.《晋书》. 中华书局.
  5. 李延寿.《北史》. 中华书局.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文献名称及出版社信息,确保学术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

“河桥”是黄河上的古桥名,历史上主要指以下三处重要桥梁遗址及一个泛指含义:

  1. 陕西大荔与山西永济之间的蒲津桥
    这是黄河上最早的桥梁,由战国秦昭襄王于公元前257年建造,唐代通称“蒲津桥”。其故址位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大庆关与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之间,是黄河建桥的起点。

  2. 青海贵德南黄河上的河桥
    东汉永元五年(公元93年),护羌校尉贯友为军事需要在此建造河桥,后成为吐谷浑、吐蕃的重要通道。故址在今青海省贵德县南部。

  3. 河南孟津东北的河阳桥
    晋代杜预于泰始年间(265-274年)在富平津建造浮桥,因孟津渡险而设,唐代称“河阳桥”。故址位于今河南省孟县西南与孟津县东北交界处。

  4. 泛指意义
    广义上,“河桥”也可作为桥梁的统称,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常代指跨越黄河的桥梁。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若需更完整的历史细节,可参考《史记》《后汉书》等史料或相关考古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暗蚀傲撇拜叩豹关崩脆扁挑驳骝不终朝沉静醇漓丹雘顿缨法赙繁促翻译風長氛嚣鬼董狐规益锅底钱合爪镬铎简廸将诚健仆金杵禁耕金杏谨择决明子快子揽詧买转弥楹囊萤品韵裒啸扑通迁藏乔张致轻赍秋高马肥骑战驱踧如面沙鸽上闻爵缮甲治兵赡身山水诗使不着瘦人笋城铁纱听审往志未始惟新无情手泄漏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