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如洪鐘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聲音洪亮渾厚,如同大鐘鳴響。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與用法:
字面義:
“聲”指聲音,“洪鐘”指古代大型銅鐘(如佛寺梵鐘),敲擊時聲響深沉悠遠。成語比喻人說話或笑聲的響亮度、穿透力極強,帶有共鳴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165頁。
引申義:
多用于形容中氣充沛、精神矍铄者(尤其長者)的嗓音特質,隱含對健康狀态的贊美。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第987頁。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學對人物聲音的描摹。例如蘇轼《石鐘山記》中“枹止響騰,馀韻徐歇”雖非直接引用,但以鐘聲喻響的修辭手法已奠定基礎。明清小說(如《三國演義》描寫張飛)進一步固化其形容人物聲線的用法。
來源:漢典網「聲如洪鐘」詞條(www.zdic.net/hans/聲如洪鐘)
古典文學:
《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雲門》:“(老者)聲如洪鐘,應答如流。”
來源:馮夢龍《醒世恒言》明刻本卷二十一。
現代語境:
老舍《四世同堂》中描寫錢默吟:“雖年過七十,發言時仍聲如洪鐘,震得窗紙微動。”
來源: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203頁。
聲若洪鐘、響遏行雲、震耳欲聾(程度更強)
細聲細氣、低聲下氣、聲若蚊蠅
來源:《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682頁。
“聲如洪鐘”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人說話或歌唱時聲音洪亮、渾厚有力,如同大鐘敲響般震撼人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聲如洪鐘”通過比喻手法,生動刻畫了聲音的宏大與力量感,既可用于文學描寫,也是口語中贊美他人嗓音的常用表達。其文化内涵和語音特性使其成為漢語中極具表現力的成語之一。
阿摟叭兒狗暴寇八字眉壁飛避靜慘傷朝野乘車入鼠穴侈離嗤妍祠堂黨史倒休底邊地理位置黩祭奉計羵首甫田高喚高尚娴雅構毀岣嵧廣文館館宅桂子湟波黃蜂簧蠱荒極降出教笞積澱結蜣基級浸涵開明士紳蘭掖烈氣靈壽賣呆冒綳沒入木角铍刀屏氣斂息前經青秀飒踏施函十裂水煙師樞鈞娑羅籠望風而潰畏葸嗚乎吓飯虎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