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商隐的意思、李商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商隐的解释

[Li Shangyin] (约813—858) 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曾任校书郎、弘农尉、秘书省正字等职。有《玉谿生诗》,现存;文集已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李商隐的诗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是中国唐代中晚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文学史实对其名字及文化内涵进行解释:


一、姓名本义解析

  1. 「李」

    中国第二大姓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李姓源于嬴姓,为上古帝王颛顼后裔。李商隐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姓氏代表其宗族渊源。

  2. 「商隐」

    • 商:指「商山」,典出秦汉之际隐士「商山四皓」。据《史记·留侯世家》,四皓因避秦乱隐居商山,象征高洁隐逸。
    • 隐:取「隐逸」之义,寄托淡泊名利之志。

      名字组合寓意「效仿商山隐士」,反映其家族对其超脱世俗的期许。


二、文学史中的定位

李商隐被列为「晚唐最具深度的象征主义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歌特点包括:


三、文化符号意义

  1. 「无题诗」代名词

    其17首无题诗以隐晦笔法抒写复杂情感,成为汉语中「含蓄蕴藉」美学的典范。后世学者张采田评:「唐人无题诗自义山始臻绝诣。」(《玉谿生年谱会笺》)

  2. 典故化用大师

    诗中高频引用神话(青女、素娥)、历史(庄周梦蝶)元素,如《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赋予传统意象新内涵。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姓名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商隐」词条;
  2. 文学成就引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第三卷;
  3. 诗歌分析基于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注:因知识库限制,实际链接替换为权威文献名称,符合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的姓名,其词义可结合生平、成就及文学地位分以下四点阐释:


一、基本释义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荥阳。他是晚唐诗坛代表人物,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作品以诗歌和骈文著称,尤以爱情诗、无题诗闻名,风格缠绵秾丽,但部分诗作隐晦难解。


二、生平经历

  1. 早年艰辛: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抄书谋生。16岁即以文才受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赏识。
  2. 仕途坎坷:26岁中进士,但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卷入牛李党争,遭牛党排挤,辗转各地任幕僚,郁郁不得志。
  3. 晚年困顿:46岁病逝,临终前笃信佛教,葬于河南沁阳。

三、文学成就

  1. 诗歌创作:
    • 题材:爱情诗(如《夜雨寄北》)、无题诗(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咏史诗(如《隋宫》)。
    • 风格:构思新奇,善用典故,语言瑰丽,情感深沉。清代学者评其诗“寄托遥深,格律严整”。
  2. 骈文地位:骈体文与段成式、温庭筠并称“三十六体”(三人均排行十六),工于对仗,文学价值极高。

四、历史评价

李商隐被视作唐诗最后的辉煌之一。他的诗风对宋代婉约词及后世文人影响深远,但因用典隐晦,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其生平与作品收录于《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等。


扩展阅读:若需了解其具体诗作赏析或党争细节,可查阅(人物传记)或(诗歌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愚板榻抱哺必要产品不乏先例不可胜记雠问催化剂带累颠跌电子学琱履顿顿楯梯恶人自有恶人磨发达国家废阁凤阳花鼓脯酒挂冕海罗鹤骨霜髯和辑花腔腰鼓华伪浑素佳话见光俭幕家兽积分拘肆琳珉理曲流苏礼乐蛮氊霿淆逆天犯顺帕米尔高原庞眉皓首飘尘乾基犍为穷侈极欲人己一视扇市申盟是非石首失损说大口死机耸卫同心合意投冠脱麻误称无底藏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