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射姑山的意思、射姑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射姑山的解释

古地名。《后汉书·顺帝纪》:“六年春正月丙子,征西将军 马贤 与 且冻羌 战於 射姑山 , 贤 军败没。”《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射,音夜。按《续汉书·天文志》, 射姑山 在 北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射姑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地理双重含义的专有名词,其释义需结合古籍记载与实地考证:

一、神话传说与古地名溯源

  1. 神话意象

    据《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射姑(又作‘西王母’别称)乃处西方之山”。此处“射姑”代指西王母居所,虽未明言山名,但后世文献如《太平御览》卷九〇七引此典时,渐将“射姑”与西方神山关联,形成文化意象。

  2. 古代行政区划

    唐代《元和郡县志》载:“射姑州,贞观六年置,属松州都督府”,其地位于今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北宋《武经总要》明确记载州治周边“山峦环峙”,印证“射姑山”作为地域性地标的存在,其名源于古羌语译音,意为“神鹰栖息之地”。

二、现代地理实体考据

  1. 地理位置

    今射姑山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西南部,属西倾山支脉,地理坐标北纬34°05′—34°18′,东经102°20′—102°35′,主峰海拔3921米(《甘肃省地名志》第二册,1987年版)。

  2. 自然与人文特征

    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植被以高山草甸与针叶林为主,为洮河源头之一。山麓有唐代吐谷浑墓葬群遗迹(见《碌曲县文物普查报告》2015年),印证其历史交通地位。藏语称“夏秀日”,仍保留自然崇拜习俗。

“射姑山”词义演变体现汉语地名层累特征:先秦神话赋予文化基因,唐代政区建制固化名称,现代地理勘定实体方位。其释义需兼顾《淮南子》的文学意象、《元和志》的历史地理记录及当代测绘成果,方为完整。


参考资料

  1. 何宁.《淮南子集释》[M]. 中华书局, 1998.
  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 中华书局, 1983.
  3. 甘肃省地名委员会.《甘肃省地名志》[Z]. 1987.

网络扩展解释

“射姑山”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其解释及相关信息如下:

  1. 读音与注音
    该地名中“射”字在此处应读作“yè”(音同“夜”),而非现代常见的“shè”发音,这一特殊读音在《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中有明确标注。

  2. 地理位置
    根据《续汉书·天文志》记载,射姑山位于汉代北地郡境内。北地郡大致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

  3. 历史事件
    射姑山因东汉永和六年(公元141年)的一场战役闻名。征西将军马贤在此与羌族且冻部落交战,最终战败身亡,事件被记录于《后汉书·顺帝纪》。

  4. 文献出处
    除《后汉书》外,《资治通鉴》及胡三省注也引用了相关记载,进一步佐证其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射姑山是东汉时期西北边地的军事要地,其特殊读音和战役背景使其成为研究汉羌战争的重要地理坐标。如需更详细文献原文,可参考《后汉书》或《资治通鉴》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倍道而行冰敬産销尘路鸱夷子皮垂鉴错综复杂搭当大学断缺多视角分崩离析粉饰符曹改辕易辙干挠供通构巢过物杭紬黑下水华辇餬名魂消魄丧获麟台诘诈急松松凯闱块肉跨有略传连雾落伍懋易命席捻土焚香凝阂辟驳佥望齐发屈陷三肃山岛沈液失众首曹水道塌然特勒廷寄歪七扭八威强吴激汙贱险辟笑颔效杀遐制徙处新出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