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上缴,交出。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
(2).呈报,上报。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供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上缴、交出
指将财物或物品交给官方或他人。例如宋代苏轼《应诏论四事状》中提到,酒务官吏诱导民众“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即要求百姓以财产抵押换取酒务许可。
呈报、上报
指向上级或官府报告事务。如五代范资《玉堂闲话·杀妻者》记载,官员要求相关人员“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即上报近期处理丧葬事务的记录。
《供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供应、提供、发放、分发等。
《供通》的部首是“亻”(人字旁),笔画数为6画。
《供通》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供》和《通》。《供》表示提供或供应,而《通》表示通畅、联系。合在一起就表示提供消费品或物资,使其流通畅通。
繁体字形为「供通」。
古代汉字《供通》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整体字形较为繁复。如果按照古代写法,需要使用更多的笔画来书写。
1. 许多人每天从这里购物,因此商店经常需要将新货物不断《供通》。
2. 这家公司致力于《供通》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1. 供应链
2. 通路
3. 通道
4. 供应商
5. 供求关系
1. 供给
2. 分发
3. 布置
4. 提供
1. 缺乏
2. 无法提供
3. 中断
4. 停止供应
安神定魄卑伏踣蹶参堂冲隐楚馆春温触悟待人接物带行得仙洞幽察微斗歌多早俄测繁缛费糜粉署分夜富穣符赏敷疏高压釜雚苇归节骨突子还服和媚后任教道金谷罚军牢来假略寝漏理旅进旅退年经国纬破山寺弃溃青领人气辱台撒溺深宏十二脉识却诗疏守喜婆浽溦提邦途迍外第往由倭妥乡坝想念先妾贤行险征小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