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佥望的意思、佥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佥望的解释

众望。 南朝 宋 沉约 《为齐帝作王亮王莹加授诏》:“时栋民誉,僉望所归。” 唐 白居易 《除裴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宜登中枢,以副僉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佥望"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佥”和“望”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众人的期望、共同的愿望或普遍的期盼。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佥(qiān)

    • 本义:众人、全体。《说文解字》释为“皆也”,表“全部、共同”之意。
    • 引申义:在古汉语中常用于指代群体的一致意见或行为,如“佥同”(一致赞同)、“佥议”(众人商议)。
    • 权威来源: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佥,犹皆也;众也。”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佥,皆也。《书·尧典》佥曰:‘于,鲧哉!’”

  2. 望(wàng)

    • 本义:向远处看,引申为期盼、期望。《说文解字》释为“出亡在外,望其还也”,含“期待”之意。
    • 引申义:在复合词中多表示对未来的希望或对某事的强烈愿望,如“众望所归”。
    • 权威来源:

      《汉语大词典》:“望,期望;盼望。”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望,盼望,期望。”


二、复合词“佥望”的释义


三、文献例证

  1. 《宋史·职官志》:

    “天下佥望,皆谓宜复旧制。”

    (译:天下众人皆期望恢复旧有制度。)

  2.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

    “以副佥望,以襄盛治。”

    (译:以符合众人期望,辅佐国家大治。)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延伸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编)[Z].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4. 辞源修订组. 《辞源》(第三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网络扩展解释

“佥望”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佥望”意为“众望”,即众人的期望或共同愿望。其中“佥”在文言中表示“皆、都”或“众人”,“望”指期望、盼望,组合后强调群体性期待。

二、文献引用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1. 南朝宋沉约《为齐帝作王亮王莹加授诏》:“时栋民誉,僉望所归。”
  2. 唐代白居易《除裴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宜登中枢,以副僉望。”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符合大众期待,如官员任命、政策推行等需顺应民意的语境,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

四、相关词汇

提示:该词属于生僻古语,日常交流中建议替换为“众望”或“共同期望”以增强理解性。

别人正在浏览...

艾蒿白纻歌杯水表征补接蚕纱饼倡导长祖谶録痴眉钝眼楮桃多哥伐冰发回风息富埒天子更点供认广牡贯索城红愁绿惨狐狨降龙鉢江左贾粥坰牧酒涡两败俱伤溜边笼笼駡説马头娘没打紧没头官司梦泽明光锦明科内顾陪偿陪嫁屏着切合请和榷酒酤筛子赏劳栅孔升涨使眼色守犬税马疏俊顺颂四弘停难体逊僮史吐谈文史误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