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麟台的意思、获麟台的详细解释
获麟台的解释
为纪念“西狩获麟”,后人在获麟处筑起的土台。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西过 获麟臺 ,为我弔 孔丘 。” 王琦 注引《一统志》:“ 获麟臺 ,在 鉅野县 东南……即西狩获麟之所,后人於此筑臺。”参见“ 获麟 ”。
词语分解
- 获的解释 获 (獲⑤穫) ò 打猎得到的禽兽:猎获。 得到,取得:获得。获奖。获悉。如获至宝。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获。 能得到机会或空闲:不获面辞。 收割庄稼:收获。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麟台的解释 . 唐 代官署名。 唐 武后 改秘书省为“麟臺”。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大父讳 秀 , 武后 时,以文材徵为麟臺正字。” 唐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
网络扩展解释
“获麟台”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指实际的历史遗迹,也作为成语使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
-
基本释义
比喻获得极其难得的荣誉或机遇,常用于形容重大成就或珍贵机会,如获得国际奖项、晋升要职等。
-
典故起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在魏国麟台获得重要机遇,后人以此引申为成语。不过需注意,此说法与“西狩获麟”历史事件存在关联性差异。
二、作为历史遗迹的释义
-
地理位置与背景
获麟台又名麒麟台,位于山东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是鲁哀公“西狩获麟”事件的发生地。此处为纪念神兽麒麟被捕获而建,现存土台遗址占地约3800平方米。
-
历史意义
- 事件记载于《春秋》《公羊传》等古籍,孔子曾为此感慨“吾道穷矣”,后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符号。
- 唐代曾改巨野为“麟州”,明清时期立碑修庙(如瑞麟寺),历代文人多在此题咏。
三、使用场景区分
- 成语用法:强调荣誉或机遇的珍贵性(例:他获此殊荣,如登获麟台)。
- 古迹指代:特指山东巨野的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意:部分资料中“颜回获麟”与“西狩获麟”可能存在混淆,建议结合权威史料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获麟台》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意味着获得神兽麒麟的地方或台座。这个词以获得麒麟为象征,寓意得到了幸运与祝福。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获」字由「艹」和「罒」两个部首组成,整体是左右结构,总计4画。
- 「麟」字由「鹿」和「鳥」两个部首组成,整体为上下结构,总计20画。
- 「台」字由「口」和「目」两个部首组成,总计5画。
繁体字:「獲麟臺」
古时候汉字写法:「獲麟台」
例句:
1. 他修炼多年之后,在获麟台上终于看到了真正的麒麟。
2. 她的勤奋工作终于使她获得了人生中的获麟台。
组词:
1. 麟宝藏:指珍贵稀有的藏品或财富。
2. 获得:得到,取得,获取。
3. 麒麟双全:形容非常幸运,兼得对象上的双重优势。
4. 臺座:指建筑物的基座或支撑物。
近义词:
1. 得到:获得,取得。
2. 获取:得到,取得。
3. 得胜:获得胜利,战胜。
反义词:
1. 失去:不再拥有,丢失。
2. 丧失:失去某种属性、品质或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