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七弦古琴的第六弦。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乐律》:“古法唯有五音,琴虽增少宫、少商,然其用丝各半本律,乃律吕清倍法也。”参见“ 少商 ”。
(2).乐调名。《文选·张协<七命>》:“啟中黄之少宫,发蓐收之变商。” 李善 注引 汉 刘向 《雅琴赋》:“弹少宫之际天,援中徵以及泉。”
“少宫”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下是详细解释:
古琴弦名
指七弦古琴的第六弦。宋代沈括在《梦溪补笔谈》中提到:“古法唯有五音,琴虽增少宫、少商,然其用丝各半本律。”。
相关延伸:古琴最初五弦对应五音(宫、商、角、徵、羽),后增加少宫、少商两弦,形成七弦制。
乐调名称
作为古代乐调名,常见于文献如《文选·七命》中的“启中黄之少宫”,并与“中徵”等调式关联。
基本定义
在五运六气理论中,“少宫”代表不及之土运。根据五音建运理论,“宫”对应土运,“少”表示不及,“太”表示太过,故称土运不足为“少宫”。
理论背景
文献依据
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中医分析气候、物候与疾病关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部分资料提到“少宫”可能衍生为比喻义,如形容人才稀少(类似“凤毛麟角”),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需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领域的用法,可参考中医典籍或古琴乐理专著。
少宫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少”和“宫”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少(少部)宫(宀部)
拆分笔画:少(丿二)宫(宀一)
《少宫》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它起源于古代宫殿的建筑规划中。“少宫”指的是宫殿内的一部分,通常是位于主殿和后殿之间的空间。这个名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来描述古代宫殿内具体的布局。
《少宫》的繁体写法为「少宮」。
在古时候,「宮」的上半部分是「宀」,下半部分是「玉」。而「少」则是由「小」和「丿」组成。
1. 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间就是少宫。
2. 在我国古代,帝王们常常在少宫接受内外朝贺。
宫廷、后宫、宫殿、宫人、宫墙。
宫庭、宫院。
宅院、民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