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权力,权柄。《战国策·齐策五》:“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荣禄 既死, 那拉 亦耄, 载湉 春秋方壮,他日復辟,必有其期,而 满洲 之新起柄政者,其势力权藉或又如 荣禄 诸姦,则工部主事可以起復,虽内阁军机之位,亦可以覬覦矣。”
(2).指握权柄的人。 清 龚自珍 《臣里》:“臣姑起其疾,畀焉勿荣,丧焉勿辱,升之九天勿喜,沉之九渊勿愠,汝之术博矣。何但取以待富贵之权藉者哉?”
“权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权力或权柄
指掌控事务的能力或统治地位。例如《战国策·齐策五》中提到:“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意为权柄是统领万物的关键。
掌握权柄的人
特指实际拥有权力的人物。清代龚自珍在《臣里》中以此指代通过权位谋取利益的当权者。
历史文献:
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用“权藉”形容清末权臣荣禄的势力,暗指其权力对政局的影响。
词义解析:
“权”指支配力,“藉”含凭借之意,合称即“依托权力”或“掌权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战国策》或清代政论类文本。
权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权”是一个独立的汉字,拆分部首是“木”,总共有三画;“藉”也是一个独立的汉字,拆分部首是“艹”,总共有十三画。
“权藉”的意思是指借用权力、手段或地位来达到某种目的或取得利益。可以理解为利用权力或地位进行行动的手段。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法。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是有一定差异的,也就是繁体字。所以,“权藉”在繁体中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
例句:
1. 他利用自己的权藉,成功获得了这个职位。
2. 这个公司运用权藉操纵了市场,使得竞争对手难以生存。
组词:
1. 权势:指权力和地位。
2. 藉口:指借口。
近义词:
权谋、谋略、手段
反义词:
正直、廉洁、公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