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背负,怀抱。《国语·齐语》:“负任担荷,服牛軺马,以周四方。” 韦昭 注:“背曰负。肩曰担。任,抱也。荷,揭也。”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未齓一年,兄宦王官,提携负任,去 洛 居 秦 。”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道中来,见行有操瓢囊、负任挽车、挈携老弱而东者。”
(2).担负重任。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田居 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
负任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担负重任”,强调承担重要责任或使命。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解析其语义与用法:
基本含义
“负任”由“负”(背负、承担)与“任”(责任、任务)组合而成,指承担重大职责或使命。
来源: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第9卷,第1083页。
语义延伸
隐含对艰巨任务的主动担当,常见于描述人物肩负使命的场景,如“负任前行”“负任蒙劳”。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09页。
《淮南子·主术训》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负任担荷,服牛辂马。”
此处“负任”指承担运输重任,强调责任之重。
来源:
中华书局《淮南子译注》(2010年),第256页。
《后汉书·崔骃传》
“负任蒙劳,怀金垂紫。”
形容身负重任而辛勤劳苦,凸显责任与荣誉并存。
来源:
国家图书馆《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2004年版。
明确标注“负任”属书面语,多用于正式语境,如“负任一方”“负任在肩”。
指出“负任”的构词法为同义复合(负+任),强化“担当”核心义。
与近义词对比:
来源: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负任”是承载重要责任的书面用语,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庄重色彩,适用于描述人物担当使命的场景。其权威释义可参考主流辞书及经典文献,语义清晰且具有文化深度。
“负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rè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由“负”和“任”两字组成:
字面意义:背负、怀抱
指实际承担物体或任务,常见于古籍描述。
例:《国语·齐语》提到“负任担荷,服牛軺马”,意为背负物品、牵牛驾车以周游四方。
引申意义:担负重任
强调承担重要职责或压力,多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的责任感。
例:汉代刘向《说苑·尊贤》中“贤者负任”,指贤能之人主动承担重任。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具体文献。
白云亭巴榄虣世浡郁不尽不習水土裁割臣仆赤螘春中处之晏然电能滴水不漏笃么放虎自衞阁落彀中贯陌归西故辙鼓铸耾耾后虞慧典昏头转向昏恣获偶麚鹿接茬荆山之玉敬尊谨力倦劳矻蹬蹬老油子乐政猎奇令图隶属路符名榜悯笑溺袴攀云蒲扇蒲捎朅来弃辱鹊豆劬劳扫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收降松花酒蒜瓣夙怨啼呼涂觏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