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外的仓库。与内库相对。《太平广记》卷四引《仙传拾异·王母使者》:“ 汉武帝 天汉 三年,帝巡东海,祠 恒山 。 王母 遣使献灵胶四两、吉光毛裘。 武帝 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也。”
外库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外库指古代中央财政体系中,位于宫城之外、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国库分支,与宫内的“内库”相对。其主要职能是存储地方赋税、军需物资及国家常规财政收入,用于国家公共开支,如军费、官俸、赈灾等。
外库作为国家财政的核心机构,负责收纳田赋、盐铁税等常规税收,其收支需严格遵循户部审批制度,体现“公赋归公”的原则。
战时承担军粮、兵器储备任务,平时则供应地方官府行政开支,如宋代地方“转运司”所辖粮仓即属外库系统。
对比项 | 外库 | 内库(内帑) |
---|---|---|
管辖归属 | 朝廷户部/太府寺 | 皇帝私库,由宦官掌管 |
资金来源 | 赋税、盐铁等公共收入 | 贡品、矿产专营等皇室收入 |
用途 | 军费、官俸、赈灾等公帑 | 宫廷开支、皇帝赏赐 |
透明度 | 账目公开,受监察机构审计 | 收支隐秘,不受外朝监督 |
《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文献通考》:“天下财赋归户部,然内廷有内帑,户部有外库。”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外库,宫外府库,国家财货之所贮。”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典籍名称及现代辞书出版社;如需电子资源,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或国学大师数据库。)
“外库”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基本含义
指宫外的仓库,与“内库”相对。这一解释源于古代文献,如《太平广记》记载汉武帝将王母所赠物品“付外库”,说明外库是宫廷外部的物资存储场所。
延伸意义
可比喻不在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地方或机构。例如明代诗句“万里尽外库”暗指资源分散于外部系统。
部分资料提及外库在供应链中的含义,指与制造商分离、靠近分销端的仓库,用于提升物流效率。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古籍中“外库”无贬义,但现代若用于比喻需结合上下文,避免歧义。
白厅八一宣言徧徧匾担剥极必复蚕要朝服愁杀垂线第二声定叠方板孚萌害性寒漱豁畅豁喇甲缕强嘴捡漏禁虣金屏雀禁中急贤居句龛镫袴角狼狗令官另类理业龙雕凤咀路迳啰里旅恨驴皮胶冥感谬忒蒲杨碕岸樵汲旗杆期命绮幕倾语渠叟镕写肉食入合尸皮石器谁谁疏奏亡节骫任寤想絃吹谢官希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