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竦耳的意思、竦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竦耳的解释

竖起耳朵。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竦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引证与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杨修的《答临淄侯笺》中:“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此句描绘听众被言语吸引,不自觉地倾头、竖起耳朵专注聆听的场景,体现强烈的动态感与画面感。

3.现代使用

“竦耳”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常见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其近义词包括“竖耳”“侧耳”等,但“竦耳”更强调因警觉、敬畏或专注而主动竖起耳朵的动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文用法或上下文,可参考古典文献或相关解析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竦耳的意思

竦耳是一个成语,形容人非常小心、警惕地听。用来强调听者对声音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警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竦耳的部首是立(lì),拆分后的笔画为:竖(shù)+ 立 (lì)+ 耳(ěr)。

来源

竦耳这个成语源于《左传》,其中记载鲁国大夫子贡担任鲁庄公的太宰(最高官员)时,庄公曾问他有关政治方面的问题。子贡对庄公的问题寂寂无言,但竦耳细听庄公每一个问题,表达了他对庄公的尊重和谨慎。

繁体

繁体的竦耳字为「竊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竦耳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由于字形演变,它的古代写法为「竪耳」。

例句

他竦耳细听着老师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了重要信息。

组词

组词:竦身(谨慎行动);竦立(身体笔直站立);竦顶(仰头挺起头颅)。

近义词

近义词:洗耳恭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反义词:置若罔闻、不屑一顾。

别人正在浏览...

摆档陂渠奔走如市嗤鼻出路戴名世惇谨妒女祠堕弱反戈相向反过更待乾罢羹梅还卭海鰌恚惧婚戚豁豁忽悠兼就计出万全揭露机房仔撅竖可劲扣心块伟苦觅癞虾蟆謰謱历辘露根马恩列斯毛卷蔑陋冥漠之乡獶抆年根儿乾亲巧妙峭崄清道旗请顺饶给扰乱柔远绥怀三休台森敞似非而是田契透物电光兔毛大伯亡荆危及响附相图乡用效首夏五郭公西汉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