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采名的意思、采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采名的解释

沽名;邀名。《汉书·终军传》:“将幸诛不加,欲以采名也?”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状》:“比来朝廷擢用数人,虽辞避恳至,未尝得请,而或者不谅其心,以为采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采名(cǎi míng),汉语复合词,属动词性短语,指通过刻意的手段获取名声或声誉,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为博取名声而采取不正当或虚浮的行为。

一、核心释义与用法

  1. 刻意求取名声

    指通过人为造作、自我标榜或投机取巧的方式博取社会关注与声誉。例如:

    “其行径不过为采名钓誉,非真心为民。”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词源与演变

    “采”本义为“摘取”,“名”指声誉,组合后引申为“主动攫取名望”。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终军传》:“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馀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偃欲采名钓誉,非忠臣也。” 此例明确指向通过虚假行为谋取声誉。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3. 语境与情感色彩

    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常与“钓誉”连用(如“采名钓誉”),强调行为的功利性与虚伪性。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如:

    “学术研究应脚踏实地,杜绝采名之风。”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

二、权威文献佐证

三、使用场景示例

四、近义与反义


综合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20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3. 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2000.

网络扩展解释

“采名”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采用他人名字,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为追求名利或掩盖真实目的而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

  2. 延伸含义
    除了字面含义,还包含“沽名钓誉”的深层含义,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名声,如《汉书》中提到的“欲以采名”。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不诚实行为,如讽刺冒名顶替、虚假包装身份等场合。

  4. 古籍出处

    • 《汉书·终军传》:“将幸诛不加,欲以采名也?”
    • 宋代司马光《辞知制诰状》中提到“以为采名”。
  5. 注意区分
    “采”字本身有积极含义(如“神采”“采纳”),但“采名”作为固定组合时仅含贬义。

若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案例,可参考《汉语辞海》等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半截别自博望烧屯彩选餐风咽露叱咤代济当须单人锣鼓单綫联系颠末动心二虎八咭发乘疯杈俸钞粪土不如匠思简习家婆家生婢子金鞴窘慴髡夫莱氏炼炁辽祖礼装龙巾録略梦梦乍儾软抛砖缥红劈面平路迁隶樵竖桥泄侵残秦宫清蘌穷岫犬祸宂扰山园顺墨说不齐私塾宋文鉴搜吟素秋太仆涂刍晚寒仙厨鲜方先识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