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凿的意思、耕凿的详细解释
耕凿的解释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唐太宗 《临层台赋》:“肆黎元於耕凿,一文轨於车书。”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诗:“耕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清 梁章鉅 《归田锁记·致刘次白抚部书》:“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
(2).泛指耕种,务农。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沉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 唐 吴筠 《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七:“洵美此家居,足以老耕凿。”
词语分解
- 耕的解释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种(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文章)。舌耕(喻教书)。 笔画数:; 部首:耒; 笔顺编号:
- 凿的解释 凿 (鑿) á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 笔画数:; 部首: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耕凿”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耕”指耕种农田,“凿”指挖掘沟渠,最初指农耕劳作的具体行为。组合后,字面意义为耕田和凿井,代表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生产活动。
二、典故溯源
该词源自《击壤歌》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诗句,描绘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后引申为百姓安居乐业、勤劳朴实的象征。
三、引申意义
- 勤勉劳作:比喻人刻苦耐劳,如唐代吴筠《高士咏·庞德公》中“耕凿勤厥躬”。
- 安定生活:形容社会治理下民众生活稳定,如清代梁章钅句“安耕凿於尧天舜日之中”。
- 泛指务农:可代指农业生产,如南朝萧统《锦带书》用“耕凿庸流”指代农民身份。
四、用法示例
- 文学引用:唐太宗《临层台赋》以“耕凿”展现民生景象;
- 历史评价:清代查慎行诗句用“耕凿万方民击壤”赞颂太平盛世。
“耕凿”从具体农事行为发展为兼具劳作精神与社会理想的双重意象,承载着中国古代对勤劳美德和安定生活的追求。如需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击壤歌》及唐代至清代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耕凿(gēng záo)是一个成语,表示辛勤劳作、辛苦开拓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耒,表示耕作;第二个部首是刂,表示劈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开垦土地的耕作方式。耕凿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和简体中文相同,也为「耕凿」。
古时汉字写法在演变中有所变化,但耕凿这个词的基本形态和现代写法相近。在古代,耕凿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类似,只是稍有不同。例如,耒的字形稍微简单,刂的字形也稍有不同。然而,整体上可以说耕凿的字形在古代与现代变化不大。
下面是一个例句:爷爷是个勤劳的人,他每天都在耕凿田地,栽种庄稼。
耕凿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例如「耕凿土地」或「进行耕凿」。与耕凿相关的组词有耕耘、十耕九瘠、劳作、开垦等。
对于近义词,可以有辛勤、努力、开拓等。
而反义词可以有懒散、不努力、怠惰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剌擦半截入土八一勋章蹦豆儿比喻超峻串瓦出治丛山峻岭蹙聚村社德意顶橦堆红烦剧風馳雨驟福如东海高峭官系谷城翁鬼鬽皓侈何极讧炽护佑江淮鲸铿旧污蠲宥儁望连枉列车长迷执弄嘴丕乃颦顣迁譌墙仞乾仪敲比憩馆青稞酒琼睇穷桑瞿老日头撋就三红秀才社团室迩人遥数理逻辑松柏之志肃函随时度势田园调谐铁林无巧不成书相吊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