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崩薨的意思、崩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崩薨的解释

古代称帝王、诸侯之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汉 班固 《白6*虎通·崩薨》:“崩薨纪於国何?以为有尊卑之礼。”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传曰:‘ 五帝 圣焉死, 三王 仁焉死, 五伯 智焉死。’其陨落崩薨之日,不能咸至百年。”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崩薨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崩薨”是汉语中表示死亡的特定等级用语,属于古代礼制中的“讳称”。该词由“崩”与“薨”两个单字构成,分别对应不同社会阶层的死亡称谓:

一、“崩”特指天子之死

《礼记·曲礼下》明确规定:“天子死曰崩”,例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夏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此称源于“山陵崩”的隐喻,既表达对君权的敬畏,也暗含国家根基稳固的象征意义。

二、“薨”专用于诸侯或高等级贵族

《汉语大词典》指出“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王崩,刘子以王猛居于皇。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王室乱,单子、刘子专祸,用乱越王位。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穀,则所愿也。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而诸侯实深图之!’诸侯闻之,曰:‘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乃徵师于诸侯。夏四月,葬景王。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其中“王崩”即周景王之死。

三、“崩薨”连用体现礼制系统性

《白虎通义·崩薨》强调“崩薨异号,至墓同也”,二字连用多用于文献中对君主、诸侯群体性死亡的概括表述,例如《汉书·叙传》称“崩薨既称,大行是名”,凸显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性。随着封建制度消亡,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仅保留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

(注:因古籍文献电子版多受版权保护限制,建议读者通过中华书局点校本《礼记》《汉书》或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查阅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崩薨”是古代对特定身份者死亡的专称,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分指不同身份

    • 崩(bēng):特指天子(皇帝)的死亡。例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
    • 薨(hōng):指诸侯或高级官员(如三公、亲王等)的死亡。如汉代《白虎通》提到,诸侯之死称为“薨”。
  2. 礼制等级体现
    这一称呼反映了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等典籍明确规定了不同阶层死亡用语的差异,用以维护尊卑秩序。例如,平民死亡只能用“卒”“殁”等词。

  3. 复合词用法
    “崩薨”合用时,泛指帝王和诸侯之死,常见于史书或文献中。如汉代应劭《风俗通》中“陨落崩薨”即指统治者的逝世。

  4.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崩薨”已不常用,仅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口语中通常统称为“去世”或“逝世”。

读音注意:两字均为第一声,但“崩”读bēng,“薨”读hōng,需区分发音。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行边使比似藏踪蹑迹车条冲深出谋画策辞辩丹除吊窗非举丰准奋用凫靥裘干俸构山官醅贵赤卫过立国立合节横眉竪眼鹖鸟后夷讲开降祥搅旋家爷积冰讦忤积极惊荒儆励集取罽庭空难狂缪枯陈窟居六际盲子劘牙骈马皮树中纰妄噗嗵潜锋千万买邻起稿衾裳轻言寡信岐社市钞石锚实习期疏濬顺风机鶗鴂雕卉痛杀桅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