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秦皇的意思、秦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秦皇的解释

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秦皇”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以下从多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专指秦始皇
    该词最早用于指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即秦始皇。他通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举措,成为中国封建帝制的开创者。

  2. 语言构成

    • 拼音:qín huáng
    • 词源:由国名“秦”与帝王尊号“皇”组合而成,体现其政权属性。

二、历史象征意义

  1. 权力与威严的代名词
    因秦始皇推行严苛律法(如连坐制)、集中军政大权,后世用“秦皇”形容绝对权威的统治者。

  2. 功绩与争议并存

    • 正面贡献: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修建驰道、灵渠等基础设施。
    • 负面评价:焚书坑儒、苛捐劳役等暴政导致民怨,成为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使用场景

  1. 文学引用
    李白《大猎赋》以“秦皇”与汉武帝并称,突显帝王雄才;刘勰《文心雕龙》提及“秦皇灭典”,批判其文化政策。

  2. 现代语境延伸
    可用于比喻强权领导者或形容某种集权现象,如:“这家公司的管理如同现代版秦皇”。

四、相关历史数据补充

事件 时间 影响
灭六国 前230-前221年 结束战国分裂
称帝 前221年 确立皇帝制度
修长城 前214年 军事防御工程
焚书 前213年 思想控制措施

注:以上历史事件综合自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秦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秦皇》这个词是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建立了秦朝并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

拆分部首和笔画

《秦皇》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禾”和“白”。它的总笔画数为17笔。

来源

《秦皇》这个词的来源是秦始皇的称号。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统一。因此,人们常常称其为“秦皇”,以示对其功绩的尊重。

繁体

《秦皇》这个词的繁体字是「秦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秦皇」,字形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秦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制。

2. 秦皇陵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之一。

组词

秦皇帝、秦皇陵、秦皇岛、秦皇山

近义词

秦始皇、嬴政、秦王

反义词

秦皇的反义词没有明确对应的形式,但可以指代其他历史时期的君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