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牵复的意思、牵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牵复的解释

(1).谓牵引回复正道。《易·小畜》:“九二,牵復,吉。” 孔颖达 疏:“牵谓牵连,復谓反復。”《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袞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吕延济 注:“言相引復归顺道以为善也。”

(2).谓复官;复原。 唐 杜牧 《张直方贬恩州司户制》:“俟其抆拭旧痕,湔洗前过,必欲牵復,用存始终。”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一:“虽然春老难牵復,却有夏初能就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尝观 唐 时詔令,凡即位改元之詔,其先朝贬窜诸臣即与量移。量移后方纔牵復,牵復后方始收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牵复”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周易》卦象释义 出自《易·小畜》九二爻辞“牵复,吉”,指阴阳二气相互牵引而回归本位,象征事物在发展中虽受阻碍但仍能恢复正轨。汉代虞翻注《周易》时进一步阐释为“牵引回复正道”,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特性。

二、引申语义

  1. 牵连恢复

    指因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被迫恢复某种状态,如《后汉书·张衡传》注引“牵复前制”表示受制于旧制而恢复旧规。

  2. 人际牵连

    明清时期引申为因他人过失受牵连的语境,《型世言》第三十回“牵复坐罪”即指因案件牵连获罪。

语义演变特征

该词经历了从自然哲学概念向社会行为术语的转化,体现了汉语词义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现代汉语中虽已罕用,但作为历史词汇仍常见于古籍校注及汉语史研究领域。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周易译注》《后汉书集解》《型世言校注》等权威辞书及古籍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牵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牵引回复正道
    源自《周易·小畜》卦辞“九二,牵复,吉”,意为通过相互牵连或引导回归正道,强调在困境中保持中正不偏。程颐解读为“同志相牵连而复”,即志同道合者互相扶持以恢复正途。

  2. 复官;复原
    指官员被贬谪后重新恢复官职或地位。如唐代杜牧《张直方贬恩州司户制》中提到“必欲牵復,用存始终”,宋代邵雍诗中亦用此意。


二、词源与演变


三、使用场景


四、其他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因关系复杂难以处理”,但此用法未被多数权威古籍或文献支持,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衍生义,需谨慎使用。

建议进一步查阅《周易》原文(如《小畜》卦)及《伊川易传》等注疏,以深入理解其哲学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鲍参军卑梁秉阳镈人唱乱昌翔惷戆诞辞耋老帝牛防空哨发水绯衫风烈冯唐已老抚纳高祖父公产黑木耳黑刷刷黑运后齿黄牛滩嘄噭家婆兢戒金屋之选揪斗抗拒阬戮客星槎夔夔馈运兰秋老几林公刘琨舞涖政丽瞩龙华螺壳钱猛打旁泽鹏举欠须青杨青油幕寝苫枕土弱齿侍长送阅跳疾铁笔铜圆歪人乡故香雾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