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untainous region]∶許多山嶺、山谷連綿交錯組合而成的地區。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地質複雜
(2) [hilly country]∶多山的地帶
(3) [fields on a hill]∶在山上的農業用地
(1).山上的耕地。 清 吳偉業 《遊石公歸》詩:“苦辭山地薄,縣官責常賦。”
(2).多山的地帶。
“山地”是地理學中描述特定地形特征的概念,其核心定義和特征可綜合如下:
山地指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的高地,具有起伏大、坡度陡、溝谷深的特點,通常呈脈狀分布。與單一的山或山脈不同,山地是由衆多山體組成的區域,且與丘陵、高原有明顯區别:
山體由三部分構成:
典型山地如青藏高原上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其海拔差異顯著且地質活動活躍。山地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24%,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資源涵養的重要區域。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地質演化過程,可參考地理學專業文獻或權威百科(如搜狗百科、地理研究所資料)。
山地是一個名詞,指的是地勢高峻,地形起伏的地區。
山地的拼音是shān dì。
山地的字的構造是由“山”和“地”兩個部首組成。
“山”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三。
“地”字的部首是“土”,筆畫數為四。
山地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
在古代,人們使用的是繁體字來寫“山地”,其繁體字形為“山地”。
如果要描述山地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那應該使用繁體字。
山地的繁體字寫法是“山地”。
1. 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
2. 在山地裡遠足是一種很棒的戶外活動。
3. 這個小鎮被美麗的山地環繞着。
1. 組詞:山地公園、山地車、山地滑雪、山地越野
2. 近義詞:山嶽、山區、山脈
3. 反義詞:平原、平地、低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