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astonished;be shocked] 惊骇怪异
亦作“駴异”。惊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猛 乃以手中白羽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过讫,水復。观者骇异。”《旧唐书·杜让能传》:“虽知深奥,罕测津涯,亦闻骇异羣情,颇是喧腾众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续幸存录》:“ 姜忠慤 与 马 ( 马士英 )忿争朝堂,则谓两相閧朝,为千古絶可駴异之事。”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他见我一个人住在楼上,很骇异。”
“骇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i yì,表示因突发或异常事件引发的强烈惊讶或惊骇情绪。以下是详细解析:
古典文学:
多见于明清小说,如《儒林外史》中“王道台心里不胜骇异”描述角色对关圣帝君显灵的惊诧;《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行为的“深为骇异”则体现情感冲击。
现代使用: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实验结果令人骇异”,突显事件超乎预期的程度。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经典作品,或查阅权威词典。
骇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令人感到震惊、吃惊的事物或情况。它常常给人一种不寻常、离奇或不可思议的感觉。
骇异的拆分部首为马和骨,其笔画数为13。
骇异一词来源于《汉书·艺文志》中的“骇异奇闻”,意为稀奇古怪的奇闻异事。
繁体字“駭異”也是骇异一词的写法,常用于传统文化圈。
古时候骇异的汉字写作“駭譯”,用法与现代文相似,描述奇异的事物或现象。
1. 这个故事真是太骇异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2. 他的发现让科学界陷入了骇异和兴奋之中。
3. 这部电影具有许多骇异的场景,让观众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些与骇异相关的词汇有:骇人、诡异、怪异、离奇、奇特。
与骇异意义相近的词有:惊讶、震惊、吃惊、惊奇、惊异。
与骇异意义相反的词有:平凡、寻常、平静、司空见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