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星。《管子·宙合》:“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各有其司。” 郭沫若 等集校:“ 孙星衍 云:‘“半星”即中星。’ 王念孙 云:‘半星者,中星也……中星居天之半,故曰半星。’”
(2).半点儿。表示数量极少。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二折:“到如今玉肌骨减了九停,粉香消没了半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説起来,合 老计 的梦半星儿不差。”
半星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指实际天文观测或文学描写中不完整的星体,常见于古典诗词的意象表达。
例证:
“月落半星沉,风摇孤烛影。”——此处的“半星”借指黎明前残存的星芒,烘托寂寥意境。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9页。
比喻事物极其微小或稀少,强调程度之轻,多用于方言或古白话。
例证:
“他半分半星也不肯让步。”——形容丝毫退让之意。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3页。
“只听得半星消息。”——指零碎、不完整的信息。
来源: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24回。
“半星”属书面化表达,当代口语中多用“半点”“零星”替代,但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凝练的修辞效果。
“半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àn xīng,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中星(天文概念)
指天体运行轨迹中处于特定位置的星象,与季节、时辰相关。
比喻极少的量
表示“半点儿”,强调数量或程度的微小,带有贬义或谦逊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管子》《陈母教子》等文献。
不堪入耳参取澄叙俶辰出粮嗒嗒丹阳登心觝拒东阳销瘦多言癖二庄严泛常丰兆孵育感畅干戈宫漏光润孩童訇棱猾胥毁裂火澣布虎圈鹄形奸逆劫盗齎运拘逼举时口碑寇害老莱衣量剂硫酸亚铁垆邸冒幸盟山誓海木威难熬内籞攀恋屁雌寡淡气焊清诲青牋全色热官散亡伤鳞入梦升气失魂落魄水杨孰谏四驰苔晕頽风婉秀瓦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