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的意思、搔首的详细解释
搔首的解释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词语分解
- 搔的解释 搔 ā 挠,用手指甲轻刮:搔痒。搔头。隔靴搔痒。 古同“骚”,扰乱。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首的解释 首 ǒ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出头
网络扩展解释
“搔首”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以手抓挠头部的动作,多用于形容人处于焦急、烦闷或若有所思的状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搔”意为抓挠,“首”指头部,字面即“用手抓头”。
- 引申义:常表达内心焦虑(如《诗经·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苦思(如纳兰性德“痛饮频搔首”)或无奈(如欧阳予倩“搔首无言”)的情绪。
-
文学出处与用法
- 古代典籍:最早见于《诗经》,后常见于唐诗宋词。例如唐代高适《九日酬颜少府》中“不如独坐空搔首”,清代纳兰性德以“搔首”表达借酒消愁的怅惘。
- 现代语境:可用于描述人因困惑或烦躁而抓头的动作,如“搔首踟蹰”;但“搔首弄姿”则含贬义,形容故作姿态。
-
英文翻译与结构
- 直译:scratch one's head(字面抓头)。
- 词性结构:“搔”为左右结构动词,“首”为上下结构名词。
-
使用注意
-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
- 需结合语境判断情感色彩,避免与负面表述混淆(如“搔首弄姿”)。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诗经》《全唐诗》等文献,或访问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搔首的意思
搔首(sāo shǒu)是一个成语,意为抓头发,形容尴尬、无法解决问题或者感到困惑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搔首的拆分部首是扌(手)和首(头),分别由3个和9个笔画组成。
来源
搔首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向的《新序·离骚》注中,原句为“拊心搔首以缓智。”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繁体
搔首的繁体字为搔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搔首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扌和首这两个部首组成。
例句
1. 面对难题,他只能搔首思考。
2. 在工作中遇到瓶颈,他不停地搔首忧虑。
组词
搔首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搔首弄姿、搔首弄青梅。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愁眉苦脸、一筹莫展、茫然不解
反义词:解决问题、得心应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