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輒酬之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 鄴 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后因以“三纸无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三纸无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冗长却不得要领,避重就轻。以下是详细解释:
成语源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的故事:一位博学的“博士”买驴时,为写买卖契约洋洋洒洒写了三张纸,却未提“驴”字,最终被卖驴人嘲讽:“你只需写明时间、价格即可,何必写这么多废话?”
后人用“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概括此事,简化为“三纸无驴”。
该成语提醒人们表达需简洁切题,尤其在写作或沟通中应避免堆砌辞藻、忽视核心内容。
《三纸无驴》是一个成语,意指一个人不拥有重要的物品却自负地表现出拥有的样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虚伪自大或夸耀不实。
《三纸无驴》这个成语的拆分是:
部首:纟(红字旁)+刂(刀字旁)+马(马的上半部)
笔画:纟(3画)+刂(2画)+马(3画)= 8画
《三纸无驴》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位不诚实和自负的人,通过自大的言行夸耀自己的虚伪实力。繁体字为《三紙無驢》。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时会将《三纸无驴》写成《三纸无驢》。这个写法更接近繁体字的形式,其中“红字”为一个部首。
他自称是一位天才画家,然而他的画作连个像样的都没有,真是典型的《三纸无驴》。
虚伪、自负、夸耀、自大、不诚实
不诚实、骄傲自大、浮夸
诚实、谦虚、低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