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語。指大羅天一氣所化的天界,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餘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見《道教義樞》卷七。《雲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天寶君 (即 元始天尊 )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氣始青; 靈寶君 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其氣元黃; 神寶君 (即 道德天尊 )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氣玄白。”
“三清境”是道教術語,具有宗教與文學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道教定義
指道教最高仙境,由大羅天一氣化成的三個天界構成,分别是:
文學引申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形容環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地方,常指代超脫塵俗的理想境地。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典籍記載,可查閱《道教義樞》《雲笈七籤》等道教經典文獻。
《三清境》是指道教中的三位至高無上的神仙,即上清、中清和下清。“上清”代表最高層次的清潔和純淨,“中清”代表中間層次的清潔和純淨,“下清”代表最低層次的清潔和純淨。這三個境界代表了不同層次的道教修煉境界。
《三清境》的拆分部首是“示”,它屬于部首的一種。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三清境》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道教的文獻,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篇中。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三清境」。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除了繁體字的寫法外,還有一種古代寫法。不過,由于字體和演變的曆史原因,古代寫法已經逐漸不再流行使用。
1. 他修煉得很高,已經達到了三清境的境界。
2. 道教弟子們努力修煉,希望能夠進入三清境。
三清、清境、上清、中清、下清
道教三境、三境清、三境之清
濁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