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境的意思、三清境的詳細解釋
三清境的解釋
道教語。指大羅天一氣所化的天界,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餘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見《道教義樞》卷七。《雲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天寶君 (即 元始天尊 )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氣始青; 靈寶君 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其氣元黃; 神寶君 (即 道德天尊 )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氣玄白。”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三清境,是道教宇宙觀和神學體系中的核心概念,指道教最高尊神“三清”所居的聖境,也是道教修行者追求的最高仙境。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方面闡釋:
-
本義與核心指代:
- “三清”:指道教的三位最高神祇,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 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們是道教“道”的化身,代表宇宙生成的不同階段和最高教義。
- “境”:指境界、境地、處所。
- “三清境”:合指這三位至高神各自居住和主宰的、位于天界最高層的三重神聖仙境。它們分别是:
- 玉清聖境(清微天):元始天尊所居。
- 上清真境(禹餘天):靈寶天尊所居。
- 太清仙境(大赤天):道德天尊所居。
-
在道教宇宙觀中的定位:
- 三清境位于道教“三十六天”宇宙結構的最頂層(通常指三清天或四梵天之上的三清聖境),是超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和四梵天的至高無上、清靜玄妙的所在。
- 它們是“道”的終極體現,象征着宇宙的本源、生成和化育的最高法則,是道教修煉者追求的最高理想歸宿——得道成仙後所能達到的終極境界。
-
象征意義與文化内涵:
- 道的三重體現:三清境象征着“道”化生萬物的三個關鍵階段(洪元、混元、太初),或“道”的三種根本屬性(始、玄、元)。
- 至高清淨:“清”字突出其超越塵世、無染無濁的純粹特性,是道教追求清靜無為、返璞歸真思想的極緻表達。
- 修行終極目标:對于道教徒而言,修道成仙的終極目标就是飛升進入三清境,與道合真,永脫輪回。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道教大辭典》(胡孚琛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該權威辭典對“三清”、“三清境”及相關的道教宇宙觀、神系有詳細、專業的詞條解釋。
- 《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華夏出版社):提供了關于三清境在道教神學和宇宙論中的定位和含義的經典解釋。
-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編):這部重要的道教類書(卷三《道教本始部》)詳細記載了道教三十六天說,明确闡述了三清天(境)的層次和地位。相關原文可在《道藏》或古籍數據庫中查閱。
- 《道藏》相關經典:如《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衆多道經,均提及或描述了作為最高仙境的三清聖境。
網絡擴展解釋
“三清境”是道教術語,具有宗教與文學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道教定義
指道教最高仙境,由大羅天一氣化成的三個天界構成,分别是:
- 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居所,象征“始青之氣”。
- 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居所,象征“元黃之氣”。
- 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居所,象征“玄白之氣”。
三者合稱“三清”,是道教三洞教主的至高聖境(來源《道教義樞》卷七、《雲笈七籤》卷三)。
-
文學引申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形容環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地方,常指代超脫塵俗的理想境地。
二、文化意義
- 宗教象征:代表道教宇宙觀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演化過程,體現“一氣化三清”的哲學思想。
- 藝術意象:古代詩詞、繪畫常以“三清境”比喻仙境或隱逸之所,如“身居三清境,心遠世俗塵”等表達。
三、參考資料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典籍記載,可查閱《道教義樞》《雲笈七籤》等道教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甯溫泉班師邊愁編帙冰霾駁糅臣朔掣搦初速蕩佚地秤東牀坦腹艴然不悅負讬慣熟滑成輝風急扯白臉吉佃王金莖露近廟進入錦天繡地糾缦缦空名告身寬程狂燒坤角兒老艾兩淛列植靈螭淩蹈礞石怒叿叿讴吟胚葉碰面品質蜣螂七百起剝汽船妻公青巘齊雲船屈狄曲取入館三徽升階慎戒釋儒筍鞋阗噎鐵甕秃管無何先期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