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婚的意思、国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婚的解释

谓与皇室通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将行,奏曰:‘顷者,公主下嫁,责臣选壻,时 郑顥 赴婚 楚州 ,行次 郑州 ,臣堂帖追回,上副圣念。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婚指由国家层面主持或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婚姻仪式,常见于皇室、国家元首家族或特殊政治联姻,具有法定性、公开性和文化象征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定义

  1. 国家主导的婚姻形式

    指由国家机构依法主持、认可并赋予特殊法律效力的婚姻,多见于君主制国家的皇室成员联姻,或现代国家为政治外交目的举办的仪式。其合法性高于普通婚姻,需符合国家法典规定(如《皇室典范》或特别婚姻法)。

  2. 政治与文化双重属性

    既是法律行为,也是国家形象的展示。例如清朝光绪帝大婚由礼部主持,流程严格遵循《大清会典》,象征皇权传承;现代如英国王室婚礼需经议会批准,兼具宪法意义。

二、历史演变与特征

  1. 古代国婚制度

    • 政治联姻工具:如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通过婚姻维系边疆稳定。
    • 礼仪法典化:《周礼》规定天子诸侯婚仪“六礼”为国家典制,明代《大明集礼》细化皇室婚仪流程。
  2. 现代国婚的转型

    随着君主立宪制发展,国婚逐渐弱化政治联姻功能,转向文化象征。如日本《皇室典范》规定皇室婚姻需内阁会议审议,婚礼费用由国家预算承担,体现国民共识。

三、社会功能与争议

  1. 国家认同建构

    国婚通过媒体传播强化国民凝聚力,如2011年英国威廉王子婚礼吸引全球20亿观众,被解读为“国家软实力展演”。

  2. 法律与伦理争议

    部分国家(如西班牙、挪威)已废除王室特权婚姻法,主张皇室成员适用普通婚姻法,反映平等化趋势。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国婚”词条释义
  2. 中华书局《礼记·昏义》对古代婚仪的记载
  3. 日本宫内厅《皇室典范》第10条婚姻规定
  4. 英国议会档案《2011年皇室婚礼法案》经费条款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光绪帝大婚典礼红档》

网络扩展解释

“国婚”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指向与皇室或国家政治相关的婚姻。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1.基本含义

国婚(拼音:guó hūn)指与皇室通婚的行为,通常涉及官员、贵族与皇族成员的联姻,具有政治联姻性质。例如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载的郑颢因被选为驸马而“不乐为国婚”,体现了这种婚姻的强制性或政治目的性。

2.延伸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国婚可能包含国家间的政治联姻,即通过两国贵族或元首的婚姻巩固外交关系。但这一解释未见于多数古籍,更接近“和亲”概念,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3.历史背景

4.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国婚”主要指古代与皇室通婚的政治联姻,需注意与“和亲”等概念区分。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唐语林》等古籍原文(参考来源:、3、4、6)。

别人正在浏览...

巴洛克艺术刨子剗削螭鱼重唱丑八怪匆促打不住电压表递杀窦滔妇多累恶事传千里芳兰发言風舉雲摇伏刃附子贡计光采官口洪纤侯畿换洗秽廉惛瞀茧绸接力靳侮抠趋酷肖伶伶卖饧天靡靡之音鸣风树敏悟牡蛤挠抑捏塑佞舌农力皮货平翅平英团琦善憩休软懦生财生死观审计湿度计顺媚书香门户耸企踏查天人三策诬僞乌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