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财取的意思、财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财取的解释

谓酌量择取。财,通“ 裁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所赐金,陈之廊廡下,军吏过,輒令财取为用。”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令自裁度取为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财取"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相对书面化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某种手段获取钱财或财物。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解释,其释义及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财取(cái qǔ)

指以特定方式获取、谋取钱财或物资。该词隐含通过非正当或强制性手段取得财物的意味,常带有贬义色彩。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


二、词义解析与用法

  1. 行为指向

    强调以主动行为(如征收、索取、掠夺)获取财物。

    例:

    “横征暴敛,财取于民。” ——《汉书·食货志》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2016年。

  2. 隐含贬义

    多用于描述强制、不合理或过度索取的行为,如官吏盘剥、苛捐杂税等。

    例:

    “贪官污吏,财取无度。”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古今用法差异

    • 古义:常见于史书、政论,指官方或权势者的敛财行为(如“财取于商”“财取于军”)。
    • 今义: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批判性语境。

三、相关词辨析


四、权威典籍用例

  1. 《史记·平准书》:

    “县官费众,财取乏绝。”

    (指官府耗费巨大,财物获取来源枯竭。)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2014年。

  2. 《资治通鉴·唐纪》:

    “藩镇财取于民,以养骄兵。”

    (地方军阀向百姓索取钱财,供养骄纵的军队。)

    来源:中华书局《资治通鉴》,2018年。


五、现代语境适用性

当代使用中,“财取”多出现于历史研究、政策分析或社会批评文本中,用以揭示权力与资源的非公平分配现象。其贬义属性使其不适用于中性或正向描述。

来源:《现代汉语应用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财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酌量择取”,其中“财”通“裁”(即裁度、判断之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财取”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后选择,强调合理取舍的判断过程。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记载:“所赐金,陈之廊廡下,军吏过,輒令财取为用”,意为将军饷放置在廊下,让军吏根据需要自行裁度取用。

2.词源与用法

3.常见误解

需注意与“通过财富获取利益”的现代误读区分。尽管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与金钱挂钩,但根据古籍记载,“财取”并无直接涉及财富攫取的含义。

4.示例与应用

总结来看,“财取”作为古汉语词汇,更侧重于理性判断而非物质利益,需结合文献背景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及汉代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哀摧坂田表里山河碧淀子兵房碧甃菜邑察见渊鱼者不祥超羣拔类垂钓垂手而得春颁出奇致胜旦夕大卿打中伙烦憺風嬌甘心情愿寒凛禾米衡石量书谏曹剑戟简体字戒谕警边京关开学空臆狂会鍊炭躶軆买路钱面黄肌瘦妙用米蛀虫攀话披头盖脑谱模挈领顷动轻诺寡信青山緑水人中上直申徒示儿食妖失箸踏芦渡江同福通节相得益章详情度理闲言泼语下焉者谢情心爱心驰魏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