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诫训谕。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朝廷録其功,止加戒諭而已。”《水浒传》第八6*九回:“ 宋江 再用好言戒諭,二丞相恳谢而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戒谕汉语 快速查询。
“戒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è yù,由“戒”(警告)和“谕”(告诫)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警示和训导使人遵守规则或警惕危险。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通过严厉或正式的告诫,使人意识到潜在风险或规范行为,强调对个人或集体的保护。例如上级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训示,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文书中。
构成解析
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如宋代官制或《水浒传》情节),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权威词典来源。
戒谕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戒和谕。
戒的部首是戈,总笔画数为4。戒字的本义是警惕、警戒,引申为告诫、劝诫。它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
谕的部首是言,总笔画数为7。谕字的本义为告诉、传达大臣或官吏的旨意。它通常作为动词使用。
《戒谕》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古代君主发出的告诫和指示,以规范民众行为。另一种是指佛教中对僧人和居士的告诫和指示,以引导修行。如《佛说弟子戒谕经》。
在繁体字中,戒谕仍保留着相同的意义和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戒的古写形式为戒,谕的古写形式为言敕。随着时间的演变,戒和谕的现代写法逐渐形成并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戒谕的例句:
1. 他对孩子们戒谕道:“不要随便上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2. 佛陀给弟子们发出戒谕,要求他们持守戒律和修行。
戒谕的一些组词包括:
1. 戒令:警戒和命令。
2. 谕示:告诉和示范。
戒谕的一些近义词包括:
1. 劝戒:劝告和告诫。
2. 告诫:警告和规劝。
戒谕的一些反义词包括:
1. 衷心劝勉:真诚鼓励和劝告。
2. 放任自由:不加限制和允许自由。
总之,戒谕是一种告诫和指示的行为,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行事,并遵守规范。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