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苞篚的意思、苞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苞篚的解释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苞篚”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献考据

“苞篚”为古代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文献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1. 本义解析

    • “苞”原指包裹或捆扎,《说文解字》释为“草也,南阳以为粗履”,引申为以植物编织的容器。
    • “篚”为竹制方形礼器,《周礼·地官》载“掌金玉锡石之地……凡祭祀,共其金版之飨,与其篚物”,特指盛放贡品或礼物的器皿。
    • 二字合称“苞篚”,指以植物编织的包裹或盛放贡品的竹器,后演变为进献贡品的代称。
  2. 文献用例

    • 《尚书·禹贡》载“厥苞橘柚”,孔颖达疏“苞谓裹束”,指以植物包裹贡品;《诗经·小雅》中“承筐是将”亦与“篚”的礼仪功能相类。
    • 汉代郑玄注《礼记》时强调“苞篚”为祭祀中“承天之物”的象征,体现古代礼制中对自然与仪典的重视。
  3. 文化引申

    唐宋后,“苞篚”词义扩展,如《全唐诗》用“苞篚入贡”形容边疆献礼,强调政治臣属关系;明清方志中则多指地方特产进献中央的礼仪流程。

学术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苞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例证

《梁书·王亮传》中记载:“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此处“苞篚”暗指官员利用职权敛财,却假借其他名义掩饰。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梁书》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饱和溶液萹茿财政厅仓官忏法楚腰蛴领迭荡跌倒低回丁丁当当断堤堆栈指示器鹅包奉将分死扶挽改过作新瓜剖豆分顾步鼓鼓囊囊孤林寒耕好为人师怀宝迷邦胡奴车火燵讲谟肩排熸炮嘉友洁牙金板墐竈康护客观唯心主义廥廪夔旷朗赡滥熟楼梯间鹿鹿鱼鱼锣槌墓偈拿究甓社珠栖泊欺冒热平衡三大书矢日首揆首尾相应顺筊松垄铜坑头盘苇茭伍相县楣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