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峻拔的意思、峻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峻拔的解释

[(of mountain) high and steep] 高耸挺拔

山势峻拔

详细解释

(1).高耸挺拔。 唐 刘禹锡 《华山歌》:“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明 李东阳 《月桥诗序》:“ 攸邑 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其巔。”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於世焉,何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峻拔是一个汉语形容词,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气质的特征。从构词法分析,"峻"本义指山势高而陡峭,《说文解字》中释为"高而陡也";"拔"则有突出、超群之意,《广雅》记载"拔,出也"。二字组合形成"峻拔",既保留了山势陡峭的本义,又衍生出挺拔超群的新义项。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指山势陡峭险峻,如"华山以峻拔著称";其二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挺拔,清代书论《艺舟双楫》记载"颜体峻拔雄浑";其三喻指人物品格或气质的超凡脱俗,宋代诗人陆游曾用"风骨峻拔"赞友人品格。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古汉语中偶见用于形容文风,如韩愈文论"峻拔若孤峰",但这一用法在现代已较少见。

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词属于书面语词汇,多用于文学描写或艺术评论领域。在实际语用中常与"雄浑""苍劲"等词构成并列结构,如"笔锋峻拔雄健"。北京大学语料库显示,该词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约为每百万字3.2次,属于中频书面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峻拔”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涵盖自然景观、人物品格及艺术表现等多个层面,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形容山势高耸挺拔
    指山峰陡峭险峻、形态雄伟,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例如:“山势峻拔”()。
    例句:唐代刘禹锡《华山歌》中“峻拔在寥廓”,即形容华山高耸入云。

  2. 形容人物性格严正刚直
    引申为人的品格正直、气节刚毅。例如:“性洒然峻拔”(宋·苏舜钦《杜君墓志》)()。

  3. 指智慧或才华超然出众
    用于形容人的才智或气度不凡。例如:“骨气峻拔,有威重”(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4. 书法或笔力遒劲刚健
    形容艺术创作中笔触刚劲有力。例如:“临济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二、使用场景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全面的释义或出处,可参考(汉典)、(爱站小工具)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鳌柱宾仪博茨瓦纳拨解补缉成月茺藯出挑聪明智慧大寳龟点眼丁绢冬笋迩英发表费房计風雲分田敢则关门打狗诡言浮説过意不去寒居酣饮合议红氍毹灰败叫牌解环金莲炬军达括责拉把炼思六骥梅岭没地里浦滩乾大青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宂滥肉痿韶绮杀千刀省径生聚教训拾翠踏青石墩十二钟试授殊致堂花桃板湍回挽道微徐下放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