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傲狠的意思、傲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傲狠的解释

(1).亦作“ 傲很 ”、“ 傲佷 ”。倨傲狠戾。《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傲狠威仪,矫诬先王。”《左传·文公十八年》:“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刘敞 ﹞所为多不法,废嫡立庶,傲很放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闒茸之性露,而傲佷之态出。”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觉传》:“时 晋王 景遂 为帅,不堪 徵古 之傲狠,常欲斩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朱陆》:“是以通贯古今、经纬世胄之 朱子 而为村陋无闻、傲狠自是之 朱子 也。”

(2).凶兽名。又名檮杌、难驯。《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傲狠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傲”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倨也”,指态度傲慢不恭,《汉语大词典》引申为“轻视、不屈”之意(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而“狠”在《广韵》中注为“犬斗声”,《康熙字典》进一步解释为“刚愎倔强”。二字组合后,“傲狠”整体形容人性情桀骜不驯且行事刚硬偏执,如《左传·文公十八年》中“傲狠明德”即描述人物性格的顽固与德行缺失。

二、语义流变

该词在近现代文学中多用于书面语境,例如鲁迅《华盖集》批判旧社会时写道“傲狠之气充塞乡里”,突显人物或环境的暴戾专横特质(例证引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当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亦收录此词,注明其使用范围集中于北方官话区,语义上与现代汉语“骄横”“跋扈”形成近义关联。

需注意该词属于贬义色彩较强的书面语,日常口语中多被“嚣张”“霸道”等词汇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傲狠”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解释

“傲狠”由“傲”(傲慢、自负)和“狠”(狠毒、残忍)组合而成,形容人傲慢自大且心狠手辣,既表现出倨傲的态度,又带有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例如,可用来描述一个人对待他人时既居高临下又毫不留情的行为或态度。


二、古籍引证与用法

  1. 倨傲狠戾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提到“傲狠威仪,矫诬先王”,指人傲慢无礼,行为狠戾,甚至篡改先王制度。
    • 《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刘敞“傲很放恣”,形容其狂妄放肆的性情。
  2. 性格特征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酒诫》中批评饮酒后“傲佷之态出”,指酒后显露的蛮横无理之态。


三、神话传说中的凶兽

“傲狠”也是神话中的凶兽名,又名“梼杌”或“难驯”。据《神异经·西荒经》描述,其形如虎,人面虎足,性格暴戾,常搅乱西方荒野。这一形象象征难以驯服的凶残本性。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傲狠”既可形容人性情傲慢狠毒,又指代神话中的凶兽,需根据语境区分。古籍中多用于批判性描述,现代则更多用于文学或比喻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哺时唱于抽税打并伙诞铺胆丧魂消递递二重根樊灌風利掆鼓公切线恍恍荡荡护路林解扣儿金碧荧煌开幞恐惧劳动强化略历隶汉柳花美谈虐谋怒骂朋爱抢行千人捏钱塘湖欺猾耆老入狱三唐扫刷生爻帅从书禀书阁四家诗讼件送亡竦震速戾陶管陶陶遂遂惕想头功宛尔枉挠围坝危亟文款文始无限小香洞相救详玩仙品小玩艺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