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孺人的意思、孺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孺人的解释

(1) [an official’s mother or wife;women]∶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

迎接了孺人唐氏一同到任。——《喻世明言》

(2) [wife]∶妇人

小娘叫对你说,明日老太太同孺人们下园来看花。——《梼杌闲评——明珠缘》

详细解释

(1).古代称大夫的妻子, 唐 代称王的妾, 宋 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明 清 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旧唐书·后妃传下·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仪凤 中, 睿宗 居藩,纳后为孺人,寻立为妃。”《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棣 王 琰 有二孺人,争宠。” 胡三省 注:“ 唐 制,县王有孺人二人,视正五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崔县尉 事查得十有七八了,不久当使他夫妻团圆,但只是 慧圆 还是个削髮尼僧,他日如何相见,好去做孺人?” 清 冯桂芬 《陈君传》:“ 陈君 讳 瑒 字 子瑨 , 江寧 人……母 邹孺人 ,生母 汪孺人 。”

(2).旧时对妻的通称。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八:“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诗:“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又问道:‘令孺人何姓?是结髮还是再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孺人”是中国古代对特定身份女性的称谓,其含义随朝代演变而有所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孺人”最初源于《礼记·曲礼下》的等级划分:“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指代大夫(古代官职)之妻,与诸侯的“夫人”、天子的“后”形成等级序列。

二、历史演变

  1. 唐代
    孺人指亲王的妾室,属正五品,是亲王媵妾中的最高等级。

  2. 宋代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起,成为通直郎至承议郎等中下级官员母亲或妻子的封号。若因子孙功绩受封,需加“太”字(如“太孺人”)。

  3. 元代
    无此封号记载。

  4. 明清时期
    固定为七品官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如《梼杌闲评》中“孺人唐氏”即七品官眷属的典型称谓。

三、特殊用法

四、文化意义

该词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与女性地位,同时通过地域习俗的延续,成为研究宗法制度与地方文化的重要线索。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孺人》是什么意思

《孺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妻子或妾妇。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孺人》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女字旁(女字旁即为“女”字的左半边部分),拆分后的笔画数为8画。

《孺人》的来源

《孺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一文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34年,是语出于春秋末年。在当时的社会中,孺人指的是封建时代贵族家庭的主妇或妾妇。

《孺人》的繁体字

《孺人》这个词的繁体字写法为「孺人」。

古时候《孺人》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孺人一词也有其他写法,如“﨣人”、”嬬”、“娚人”等。这些写法多指代妾妇或贵族身份的妻子。

《孺人》的例句

1. 在古代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孺人担负着照顾家庭和管理家务的重任。

2. 他的孺人温柔贤淑,被周围的人们尊敬和爱戴。

组词

孺子、良人、嬃妾、贵女、佳人

近义词

婦人、婦女、夫人、妻子、嫂子

反义词

男人、丈夫、公子、哥儿、少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