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赤红如火。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左卫将军 权龙襄 性褊急,常自矜能诗……为《喜雨》诗:‘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
“赫赤赤”是一个汉语形容词性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颜色或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赫赤赤”指颜色赤红如火,强调红色鲜艳、明亮的特点。例如形容火焰、晚霞等自然景象,或人的脸色因激动、生气而发红。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具有古典色彩,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特定语境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朝野佥载》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的详细释义。
赫赤赤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成部首和笔画如下:
部首:赤(火字旁)
笔画:赫(7画)+ 赤(7画)+ 赤(7画)= 21画
赫赤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对颜色赤红的形容。赫表示比赤更深沉、更浓郁的红色。
在繁体字中,赫赤赤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赫赤赤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会保持相似的形状和意思。
以下是赫赤赤的一些例句:
1. 他的脸色赫赤赤的,看起来像是生病了。
2. 夕阳下,大地变得赫赤赤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赫赤赤的组词有:
1. 赫赫:形容声望很高、威风凛凛的样子。
2. 赤赤:形容红得通红,鲜红无比。
赫赤赤的近义词有:
1. 红红:形容红色。
2. 炙热:形容非常热。
赫赤赤的反义词有:
1. 黑:表示颜色上的相反。
2. 蓝:表示颜色上的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